中国体育报:从傅艺伟呛水说起

2013年04月01日12:41  中国体育报

  经过一番造势,浙江卫视倾力打造的明星跳水真人秀节目《中国星跳跃》已经吊起了人们的胃口。姑且不去臆测即将播出的《中国星跳跃》的收视率、质量、反响如何,仅从明星在日常训练中的表现便已让人浮想联翩——本来雄心勃勃、志在必得的傅艺伟从高空入水的刹那意外被水重重呛了一口,其心理防线当即脆弱不堪,并声言“从此不会再跳水”——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不是花拳绣腿,更不是虚张声势的模仿秀,需要长年累月艰苦磨炼,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最近一个时期,多档娱乐节目不约而同打起“体育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体育与娱乐的交融在另一个平台上展现了体育人多才多艺的一面。

  过去,文艺界与体育界交往频繁,故有“文体不分家”之说——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京剧名伶裘盛戎、电影演员于洋等都是超级球迷,而且许多人当年曾下到运动队现场为运动员演出。据中国足球元老年维泗回忆,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足球队在广州二沙头基地集训,途经此地的东方歌舞团的演员特地去观看队员们训练。队员们的刻苦训练感动了演员,有的甚至流下了热泪,他们因此提出“向中国足球队学习”。多年后,年维泗率队造访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演员在动作追求上的“净”令他大受启发——后来带队时,他要求队员:无论射门、传球,动作都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

  而今,文艺与体育再度联手已不仅仅局限于相互学习,甚至从以往在“春晚”上表演打乒乓球、拍卖施大爷的头发过渡到艺人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充分展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娱乐节目带有体育倾向是大势所趋,当编导们挖空心思炮制笑料,以至于不得不“胳肢”观众时,其逐渐下滑的收视率已经向他们亮出了黄牌。而将体育元素融入娱乐,体育明星本身就是亮点之一,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吸引观众注意力,倘若把自身真实的励志经历以及所具有的运动技能完美地与娱乐节目结合起来,效果可想而知。

  开发田亮、鲍春来等已经退役的体育明星的文艺天赋无可厚非,但对孙杨、刘翔等现役运动员“投身”娱乐圈,制片人及编导需要慎重行事,毕竟他们当前的本职是训练、比赛,助阵娱乐节目只能见缝插针,而且中间的分寸必须把握得当,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隔行未必隔山,从一个领域步入另一个世界,眼前或许会呈现一片灿烂,假如将其融会贯通,吸收利用,在某种程度上将对自身的事业有所促进。

  在娱乐节目带有体育倾向的时刻,体育人应当乘势而上,尽显风采。(李刚)

分享到:
猜你喜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