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运动攀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中国流行起来,而传统攀岩则无人问津。然而,有外国人在中国搞传统攀岩不到一年,便不可思议地火了起来。
2010年9月,迈克尔·多比和两个朋友一同搬到了他们在旅游手册上发现的中国云南村落——黎明村居住。这里的土路纵横交错,位于云南大山里的小乡村交通不甚便利。
“这里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多比说,“人们去城里买东西得走上数英里。这里只有一条路,是那种传统的村落。”
然而,他们到这里来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传统攀登。在这一点上黎明村拥有两大优势。第一,高耸的沙石悬崖充满了裂纹和缝隙,对于攀岩来说再合适不过。第二,当地政府接受了这些攀登者,并准许他们开发村落周围的悬崖峭壁。2011年初,多比开始清理路线、除掉杂草和灌木,敲掉松动的石块。到了夏天,他已经开发出了40多条路线。
报道称,传统攀登和运动攀岩等其他攀岩方式有所不同,区别在于攀登者所使用的防滑落方式不同。运动攀岩者将自己栓在一连串永久固定的螺栓上,而传统攀岩者则随身携带一套可卡进岩石表面缝隙的可移动的锚固装置。找到一个既能够承受一个人的体重,又能够防止滑落的安置点,其中需要的技巧增加了这项运动的难度,且额外的装备也花费不菲。
由于这些差异,运动攀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中国流行起来,而传统攀岩则无人问津。到了2010年,阳朔和昆明等南方城市都有了本地的运动攀岩社团,一批又一批的攀岩爱好者开发了数百条攀登线路。
“我觉得阳朔是中国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因为这里是中国的攀岩起始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攀岩地,”阳朔攀岩者安德鲁·海戴时说,他所撰写的该地区的攀岩指南马上就要出版了。相比运动攀岩,传统攀登的人气冷清令多比感到一丝失望。
“起初,我把它视作一个服务项目。过去20年来,在中国搞攀岩的都是些外国人。中国人也一样,只搞运动攀岩,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些。”
然而,在中国搞传统攀岩不到一年,他的项目便不可思议地火了起来。他在黎明村开发攀岩项目的消息传播开来,甚至连马特·西格尔这样的专业攀岩者都开始关注此地了。西格尔2011年来到黎明村探索开发新的、更具挑战性的路线,他通过引人入胜的视频和文章向广大国际攀岩社团介绍他在黎明的所见所闻。
之后一年,在大型赞助商的支持下,黎明举办了首次传统攀岩交流大会。西格尔也重返故地参加了活动。
西格尔说:“回到当初这个我认为是给自己开发路线的地方,看到一拨又一拨的中国攀登者在攀爬这些以前我认为“根本没人会爬”的难度系数为5.9s的路线,感觉真是有够疯狂。”他所指的难度系数是约塞米提难度系统,范围从5.0到5.15。
“黎明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攀岩胜地。”
报道称,中国广袤的内陆和得天独厚的地形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攀岩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狂热粉丝。2002年首批外国人进入新开放的西藏地区攀登。专业登山者马克·辛诺特便是其中之一。
“自从那次去了中国之后,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一直以来,中国还有多少地方没有开发,”他说,“中国或许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未开发山区宝库。”
西格尔多次回到中国探查黎明之外的其他适合攀岩的地区。“摊开中国地图,随便用手指一个地方,就能发现适合(攀岩)的岩石,其中有些地方的开发速度相当快。”
鉴于中国未开发内陆的广袤,黎明在多比等人手下的演化预示着一拨新的攀登胜地即将涌现。然而,中国乡野诱人的险峻地形也给新路线的开发带来了障碍。
“阳朔在广西,广西已有大约12个不同的攀登地点,”海戴时说,“但是没人去爬,因为这些地点都位于人迹罕至的茫茫荒野中。
对此,一些资深登山者对这项运动正在偏离传统中心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我觉得阳朔仍将是中国攀岩的中心,”云南中部登山俱乐部“大理攀岩”的老板亚当·克里策说,“中国可能还有几十个潜在的黎明,不过它们在短时间内还得不到开发。”
虽说在中国的攀岩胜地仍以常见的运动攀岩为主,也有人预见了未来的变化。随着具备经济实力旅行的中国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攀岩已经成为了一个愈发受欢迎的户外运动项目。
昆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达力巴的创始人科林·弗拉海夫说:“攀岩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赋予人不断达到新境界的快感,因此去健身房健身和攀岩同样令人兴奋。然而,当你经过了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时,就是开发新兴攀岩地所带来的兴奋了。我觉得现在所有一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报道称,向新的未开发地扩展得到了一些企业的支持,他们在这项人气渐旺的运动中看到了商机,“有些想要打出名声的中国户外品牌会雇人开发新路线,”海戴时说,“他们会雇佣著名登山者组成一个团队,四处勘探一个月,然后在一个地区开发个50条线路。”
虽然对于一些西方攀岩者来说,这种商业驱动模式感觉有些不自然,但也有人认为这就是未来趋势。克里策说:“我觉得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文化以及多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能他们更多的是从商业角度出发,而非享受登山的快乐。不过这对于登山的发展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虽然有点商业化意味,但它能让一些原本得不到开发的地方得到开发,其实也挺不错的。”
在中国偏远山区开发登山项目相对自由,这也是登山爱好者对中国趋之若鹜的另一个原因。很多国家对公共土地管理有严格的国家法规。而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给予了地方政府极大的权利。尤其是在农业和商业价值都不大的偏远山区,登山行为更是广受欢迎。
驻扎在昆明的攀登者彼得·莫蒂默说:“这里的自由真是太棒了。我在老挝、越南和泰国都攀岩过,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繁文缛节。而在这里,所有问题都不存在,这就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同时他还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便利以及限制少,预示着中国的登山业将会蓬勃发展。”(参考消息网)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