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不该用情感绑架郎平 她是英雄也是母亲女儿

2016年11月29日08:18    体坛+ 微博 收藏本文
郎平需要得到我们的理解郎平需要得到我们的理解

  体坛+特约记者大浦报道

  11月24日感恩节当天,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个人微博写下:“感谢有你,感谢朋友们的一路支持和陪伴!”配图中,郎平与女儿依偎在一起,画面温馨美好。

  而此时此刻的国内舆论滔天,“郎平是否续约中国女排”的话题正占据着众多媒体版面,国家体育总局一再表示要以最大诚意来挽留郎平,球迷中甚至有人喊出“郎平若不续约我就上吊”等口号以对郎平进行情感绑架。尽管如此,郎平仍未给出回复,唯一的公开回应就是11月21日发出的一条微博,声称自己是否担任女排主教练的问题,将在纪录片《转折点—郎平》中给予答案。而在11月28日晚间播完的纪录片中,对于是否继续执教中国女排的问题,郎平明确表示当前的自己将以身体健康为重任,“先治疗伤病。”显然,已不堪重负的郎平将暂别中国女排。

  或许是为了对她执教生涯的总结,也或许是为了对她的告别式纪念,纪录片中以影像倒叙的形式回顾了郎平21年的执教历程。镜头中的郎平回到了2009年的恒大女排和2005年的美国女排,那时候的郎平身体强壮、满脸轻松,完全没有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以来的瘦弱、疲惫和憔悴;镜头还切换到了1995年,海外归来的郎平接手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同年便将世锦赛第八名的中国队带上了季军领奖台,那一年的郎平35岁,青春正好,就好比这个时代的80初创业者,满腔热血,用不懈的奋斗去书写年华。

  纪录片中有一个镜头,是穿着中国红的郎平和母亲围坐桌旁,同饮一杯咖啡。被问及会不会继续执教中国女排的问题,她年迈的母亲对记者说:“她干不了了,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再带就睡球场上去了”。郎平母亲的回复虽然带些调侃,却让看者无比心疼。是的,东征西战几十年,不仅让郎平的身体饱受伤病之苦,家人更是她的心头之痛。当她再次接手低谷中徘徊、奥运会四强不入的中国女排时,她的女儿正独自在美国读书,只能自己照顾自己;2014年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备战世锦赛之时,支持她走上排球之路的老父亲突然与世长辞;总扎身在国家队训练馆的郎平有一次回到家,80岁的老母亲突然冲她发脾气:你把家当做酒店,我养你这闺女还有何用?因为中国女排,郎平“失陪”家人多年,母亲的埋怨,让赛场上叱咤风云的郎平顿时泪水盈眶。当她从里约凯旋归来,面对续约问题时总三缄其口,回应最多的就是“陪伴家人”。很多人以为这是郎平婉拒中国排协的挡箭牌,其实这也正是她最想要去做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还要以最大诚意力邀郎平留任、球迷们用生命对郎平进行情感绑架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考虑她本人的真正主观意愿。这位勇者无敌的“铁榔头”,如今其实是已过天命之年的瘦削老人。她不仅仅是中国女排救火者的角色,更多的还承担着为人妻、为人女、为人母的角色。当然,在中国女排面前,所有家人的角色都可作出牺牲。正如在纪录片中她所说的,她如果想赚钱,她可以不用考虑中国女排,因为给国家做事是赚不到钱的,是不可以从利益和回报的角度去衡量的。但她最终选择放弃天价年薪的恒大女排主教练,是因为时任排管中心主任潘志琛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请她出山;更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女排再次跌入谷底,世锦赛第10名,奥运会并列第5-8名,她若不出山,中国女排或许如同古巴女排一般就此沉沦。而今,她再次率领女排攀上高峰,舆论以“国家英雄”来称呼她的同时,也不该忘记她也是一位女人。就如感恩节当天,她发的那张微博配图中,在洛杉矶机场的一角,紧紧依偎在女儿白浪的身旁。那一刻,她卸下了所有负担,也包括那个令她时刻不敢懈怠的“女排精神”,没有了赛场上的运筹帷幄,只是一位幸福和蔼还有点需要女儿去呵护的母亲。

  不过,对于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正如她对祖国永恒的热爱和对中国女排的强烈责任感,在纪录片结束前,郎平给我们留下了悬念:“要教就教中国队,要么就不带了。”

  体坛+新势力暨校园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已启动,欢迎下载体坛+报名参赛

更多精彩请关注体坛+APP

文章关键词:女排中国女排郎平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