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5年国锦赛vs10年上海赛 各美其美谁与争锋

2016年10月26日21:19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国锦赛上的丁俊晖国锦赛上的丁俊晖

  新浪体育讯  国锦赛的五年,与上海大师赛的十年,已经在世界斯诺克的版图上刻下了有自己属性的烙印。时至今日,无论是选手、工作人员、裁判、记者还是球迷,对于这两项赛事,他们的脑海中都有自己的独家回忆。一个在北方的秋末初冬,一个在南方的夏末初秋;一个是巧遇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个是艳阳高照的午后——两项赛事,各美其美。

  值得欣喜的是,国锦赛举办的五年,笔者都参与了。前三年的成都之行,有在双流的痕迹,也有在成都市区“东郊记忆”的印记,而后,它迁至大庆,为抵挡北方的寒冷,披上了一层新的外衣。上海大师赛的十年,我参与了后七年,见证了丁俊晖在第十年的加冕桂冠,他用喜极而泣的眼泪为这项赛事画上了一个节点。

  上海大师赛的十年,上海体育馆一直是这项赛事的守望者,它圆柱的外型每年的同一时间都会挂上各位名将的宣传画,向众人宣告已经进入上海大师赛时间。那个时节的上海气候还有些闷热,为了让场内的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上海体育馆的空调总是无止尽地挂着冷风,在场上穿上厚实的外衣,走出场馆却要马上褪去外衣,感受湿润的季节。这是上海大师赛给我的独家回忆。

  两次的大庆之行,亦有美好的一幕幕;此时的大庆,日夜温差很大,但为这项赛事服务的志愿者,却热情满满。他们按部就班、各司其职,从不会打扰选手要签名要合影。他们唯一期待的就是,在决赛后集体与冠亚军合影,为他们八天的工作完美收官。

  塞尔比是这两项赛事的常客,对于参加这两项赛事的感受,他显然很有发言权,“这两项赛事都是大比赛,上海大师赛已经办了十年了。国锦赛也已经举办了很多年了,我觉得它的规模和英锦赛差不多。每次我们去上海打比赛,那时的上海很热,说实话,比赛条件并不是很好。每次我们来大庆打比赛,气温都挺低的,但在这里打比赛是较为顺利的。”

  国锦赛和上海大师赛都给裁判郑伟利留下了历史性的一幕。2013年国锦赛,郑伟利执裁决赛,见证了丁俊晖问鼎桂冠,“这是我第一次执裁大型排名赛决赛。”他的嘴角划出一道弧度,“今年上海大师赛的第十个年头,我也是执裁决赛,他也决赛了。”郑伟利美好的回忆中填满了丁俊晖辉煌的战绩。上海大师赛之于上海人郑伟利有特殊的含义,但他也十分喜欢在国锦赛的赛场上扮演他的角色。

  世界斯诺克有限公司高级运营经理李晶分别用“温暖”和“热情”形容上海大师赛和大庆国锦赛。“上海大师赛和国锦赛都是我们的比赛。对我而言,上海大师赛对我的特殊之处在于,每一年我的生日都是在上海大师赛中度过的。我们和上海大师赛合作了十年,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条不紊地在进行,每一次回去也都是感觉很亲切。”

  李晶继续说道:“国锦赛虽然换了一次举办地,但我觉得我们在与这项赛事主办方的合作上进行得都很顺利。在成都,我们做得很开心,选手也很开心。在大庆,比赛条件非常好,因为气候比较干燥,所以从来没有选手反映球台和台泥有潮湿的问题。东北人很热情,如果有什么问题,他们马上就会努力改善,很热情,选手和官员都能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

  国锦赛与上海大师赛,在世界斯诺克的领域里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锦赛的规模仅次于世锦赛,重要程度甚至可以比肩历史悠久的英锦赛。上海大师赛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还保留世界排名前16位选手直接晋级正赛赛制的排名赛。

  十年的上海大师赛合约已经到期,明年是否还会有这项赛事,抑或这项赛事是否会以新的形象呈现在球迷面前,这无疑是未知数。同样的问题,明年的国锦赛是否还会在大庆上演,也是众人关注的话题。但也许就是因为前途未卜,才更能静下心来感受它们的美好。

  (董正翔 发自大庆)

文章关键词:国锦赛上海赛丁俊晖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