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举重喜忧参半 女队新老交替无领军应居安思危

2013年10月28日03:24  北京青年报

  昨天,本届举重世锦赛在波兰弗罗茨瓦夫落下帷幕,中国举重队的表现有喜有忧。相比之下,男队的成绩要比女队出色一些。虽然“中国力量”这四个字在世界赛场依旧是响当当,但是已经不再具备以往那种几乎实现垄断的优势,而且女队更是面临新老交替、无人领军的尴尬。

  全运会影响难忽视

  举重比赛非常强调临场发挥和赛时状态的调整。上个月全运会刚刚结束,对于众多选手而言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奥运会,而且不少级别赛事竞争之激烈甚至超过国际大赛,运动员们必须使足了劲儿才能脱颖而出。相隔只有一个月,好不容易在全运会上突出重围的冠军们转战世锦赛赛场,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3年前曾经在世锦赛中夺冠的邓薇今年在挺举比赛时竟然“砸锅”,赛后她直言全运会结束后身体还有些疲劳,类似的情况在龙清泉[微博]等人身上也有发生。

  然而话说回来,赛事间隔过近并不能作为成绩不佳的借口。因为在本届世锦赛中,中国队内夺冠而且破纪录的大有人在。廖辉和吕小军[微博]分别在男子69公斤级和男子77公斤级中夺冠,并且都打破了总成绩的世界纪录。

  女队难觅领军人物

  在本届世锦赛中,女队虽然48公斤级、53公斤级和69公斤级都实现了包揽三金,但是除了48公斤级以外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53公斤级的黎雅君还是胜在了体重较轻的优势上。这一情况的出现,和队内正在进行的新老交替不无关系。在伦敦奥运会上夺金的三名女选手中,王明娟和李雪英已经逐渐隐退,而算是国家队老人的75公斤以上级奥运冠军周璐璐在面对俄罗斯选手卡什丽娜时也不是手拿把攥。与此同时,新上来的年轻选手在大赛经验和实力上还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曾经无往而不利的中国女举势必进入一个领军人物暂缺的时期。

  相比之下,男队的情况要比女队好一些。虽然陆永[微博]的离开让中国男举在大级别上少了有竞争力的选手,但是中小级别的优势依旧比较明显,均能体现人才储备雄厚的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69公斤级的廖辉和77公斤级的吕小军在举重台上更是无人能敌,这对平日里关系就很好的兄弟已然成为了中国男举甚至是整个中国举重队的标杆。

  中国举人应居安思危

  如果单看这届赛事的话,在全运会之后中国举重队能交出这样一份答卷还是不错的。然而同时应该注意到,因为本届世锦赛不涉及奥运会资格积分的问题,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朝鲜、泰国、中华台北等几支队伍都没有派出最强阵容,所以奖牌的含金量还有待商榷。小将黎雅君虽然在女子53公斤级包揽三金,但是奥运冠军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娅并未参赛,黎雅君的实力与之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哈萨克斯坦另一名奥运冠军63公斤级的马内扎本届赛事也选择了弃战,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邓猛荣也只拿到三枚铜牌。在去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举重也传出了“养狼计划”,现如今对手们纷纷露出峥嵘,这回真的是“狼来了”。文/本报记者 王子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