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薛剑
干体育记者这行经常出差,每次出差,家里的老人们都会反复唠叨:穷家富路的,出门多带点。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出门也就四件事:吃住行和采访。这次全运会,媒体村安排在沈阳一个新开发的高档小区,还专门开设了媒体食堂,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应餐食,吃住没问题,有些麻烦的就是行了。
由于记者驻地远离市区,除了固定的媒体班车,外出采访不很方便。即便沈阳市每天安排100辆出租车在媒体村外守候,可对于每天都需要前往不同赛区、赛场采访的3000多名媒体记者来说,这样的数量也是杯水车薪。今天跳水比赛结束之后,组委会安排的唯一一辆班车是晚上9点50分发车——距离比赛结束将近两个小时。为了及时传回稿件,我们只能打车回村。沈阳的出租车师傅很热情,一上车就天南海北地和我侃了起来,出租车“二人转”很是开心。可是下了高速,师傅一下呆了——几条几乎一样的道路让他摸不着方向,而初来乍到的我更是一头雾水。在拐了N个弯,掉了N次头之后,GPS终于在全运会媒体村路口提示:前方路口请掉头然后右转。
58元,这是计价器上显示的数字。“大哥,这钱就不要了。绕了这么大个圈,耽误您时间了。”师傅主动免费让我有些意外。绕路不是师傅的错,钱必须得付。几番推辞之后,师傅很不好意思地收下了车钱。“以后用车提前给我打电话,我来接你。”离开之前,师傅递给我一张名片,留下了这句话。没啥说的,沈阳出租车师 傅,钢钢的!
(本报沈阳9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