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男排前队长:全运局间休息要针灸 不愿做小姚明

2013年08月16日04:50  北京日报

  半年之内包揽联赛和全运会双冠,北京男排成为京城体育的一张闪亮名片。这份荣誉的分量,球队前任队长胡松深有体会。昨天接受记者采访,这位30岁的老将不无感慨:“也许技术能力、整体实力在全运会各队中不算顶尖,但我们的拼劲和韧劲一定是最棒的。”在他看来,幸运女神只眷顾甘于付出的人,正如他的手机屏保“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尽管运动员生涯充满艰辛,但胡松很庆幸自己一路坚持并收获了成功。

  双腿抽筋儿不下火线

  本届全运会比赛,胡松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循环赛第3轮对阵卫冕冠军上海队。第4局局末,由于流汗过多、体能透支,他突然双腿抽筋、痛苦倒地。主裁判示意北京队尽快换人,但胡松在队友搀扶下站了起来。“我这位置没有替补,我必须打,哪怕不扣球,留在场上让大家心里踏实。”除了局间休息的针灸治疗,他还使劲捶打大腿以缓解抽筋,“第二天一看全紫了。”受到胡松的感染,北京男排在决胜局7比11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大翻盘,拿到宝贵的两个积分。

  “这届全运会是最累的一次,岁数大了,体力也不太好。赛前教练组认为我完成三四场关键球就行,结果11天内打满全部9场,完全没想到,绝对是意志力在支撑着。”正因过程艰辛,决赛逆转获胜后,胡松的泪水夺眶而出,“之所以哭,是因为我见证了北京男排十几年来的坎坷,从长期徘徊于联赛保级区到现在的全国冠军。决赛我发挥一般,感谢队友帮我分担压力。”夺冠之余,胡松又加深了对体育的认识,“团队精神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也很高兴能给北京带来精神层面上的正能量。”

  坚韧老将曾是不羁少年

  胡松是典型的将门之后,他的父母分别是手球国手、击剑运动员,外公更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奥运第一人”、短跑名宿刘长春。胡松孩提时接触过音乐,“我来自音乐世家,表姐、表哥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小时候,钢琴、小提琴、手风琴我都学过。”不过,运动天赋过人的他还是选择了体育,“一开始是王治郅的父亲挑我去打篮球,不久又被排球教练相中,后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排球。”

  凭借近2米的身高、出色的身体素质,胡松18岁就成为国手,被视为希望之星。然而,他的个性非常鲜明,“可能是年轻气盛吧,在国家队有时候不服管,老写检查。”回到北京队,他也有些自由散漫,“当时我觉得反正每年都回国家队,北京队氛围不太好,干脆休息休息好了。”后来,前队友李牧开始执教北京男排,胡松的态度才明显改观,“李指导很敬业、热爱排球,全身心投入,我作为老队员也应该尽力配合。”

  除了个性,胡松的另一大“敌人”是伤病。由于训练量大以及着急于“早日为国争光”,胡松在2001年不慎患上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次年大半年躺在医院。其后,腰伤、过敏性哮喘、双膝半月板3度损伤等常年缠身。

  经历了这些困难,胡松自我感觉成熟了不少,“如果真的喜爱并且认准一项事业,就必须坚持到最后。跟我同一批的队友很早就退了,唯独我能感受到现在这个冠军的意义。”

  不愿被叫“排坛小姚明”

  胡松的运动员生涯中,有过短暂的“退役”。2009年全运会后,胡松申请退役,在望京附近开了家美容院。但不久后他又关店归队了,“当时北京男排让我回去打保级战,出于对球队的感情,我没多考虑就答应了。”然而,这次简单的复出却令胡松惊喜不断。在市体育局、北汽集团的支持下,北汽排球俱乐部成立,北京男排实现质的飞跃:2011年初乙级联赛全胜升甲,翌年以“升班马”姿态首进4强,今年首夺总冠军。“当初复出的选择是正确的,不是说看到希望才努力,应该是坚持努力才会看到希望。”胡松说。

  去年,胡松通过个人关系,力邀时任山东女排[微博]助理教练的前男排国手初辉加盟北京队,弥补了自由人位置的不足。“大家劲儿往一处使,非常团结。我作为老大哥,当然要多担待。”

  由于长相与姚明相似,胡松曾有“排坛小姚明”之称,出国比赛时甚至被老外直呼“YAO”。对此,胡松却不以为然,“不想被那样叫,我只想做自己。”

  关于未来,胡松还没有详细的规划,眼下比较着急的是找对象。谈及择偶标准,他最看重孝顺,“我父亲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母亲把我拉扯大很不容易,希望我将来的爱人要孝顺老人。”

  本报记者 黄志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