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旅游商业化引隐忧 珠峰8200米处现人流拥堵

2013年06月19日15:42  北京晚报
珠峰珠峰

  现在,很多人认为,花点钱就能登顶珠峰。

  距人类首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今年正好60周年。征服珠峰在成就了勇敢者梦想的同时,也成就了旅游业,登山旅游日益商业化已经引发各方隐忧。

  珠穆朗玛峰一直是登山者渴望征服的目标。过去能够成功登顶的人屈指可数,60年前,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与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成功登顶,首先征服了世界最高峰。50年前,全年只有6人成功登顶珠峰。而如今,多的时候一天有234人登顶珠峰。技术进步催生了庞大的珠峰旅游业,令众多登山者一圆“珠峰梦”。昔日人迹罕至的珠峰因此拥挤不堪,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和登山者生命安全。

  海拔8200米处人流拥堵

  在距离峰顶1692米的三号营地,大队人马在帐篷门前,朝着珠峰方向排成一条不见头尾的长龙。到达海拔8200多米的高度时,经常遇到严重的人流拥堵。

  由于地势险峻,经过此处的登山者都得抓着早先布好的绳索一步步往上走。很多人却迈不开步,他们身前背后紧贴着“成串儿”的登山者,全都手抓同一根绳索等着往上走。

  登山者排队缓慢前行

  这样高海拔的拥堵异常危险,意味着所有登山者,无论体力和技能,只能以同样速度缓慢前行。直到午夜时分,珠峰附近道路的拥堵仍未缓解。

  登山者有时要等着前面100多名登山者缓慢前行。不远处岩石凸起的危险地带,有20多个登山者依赖同一根破旧的绳索向上攀爬。一根埋入冰里、严重弯曲的雪桩是固定这根绳索的唯一工具。万一这根雪桩松动,抓着这根绳索的20多人将全部坠入山下,必死无疑。

  一些有经验的登山者会离开拥堵的“常规”道路,来到无人涉足的大片冰面上,分散行动向上移动。对于经验丰富的登山者而言,这其实增加了风险,但也比挤在人群里缓慢移动要安全得多。

  90%登山者缺乏基本技能

  珠峰曾经遥不可及。技术进步拉近了登山者与世界最高峰的距离,仅去年春天就有500多人成功登顶。高技术的应用也令珠峰更加拥挤。

  距离峰顶3580米的珠峰大本营因此成了一个旅游集散地。每天都有数百名登山爱好者在此安营扎寨,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商业机构在此生根发芽。在这个海拔5270米的“雪地村落”中,登山者可以享受“桶装”热水澡、浏览互联网,还能品尝新鲜出炉的糕点。

  鉴于攀登珠峰不再是职业登山家的“专利”,越来越多业余爱好者慕名而来,催生了庞大的珠峰登顶旅游业。然而,如今向着珠峰前进的登山者队伍中,90%缺乏基本的登山技能。他们都是商业登顶旅行社的顾客,为登上世界最高峰支付了3万美元到12万美元。

  珠峰环境险恶、气候多变,但令登山者殒命的主要原因往往是他们对于自身装备的狂妄自大。

  如果没在高海拔地区接受足够训练,登山者往往难以准确估计自己的耐力,很难在关键时机折返营地、保住性命。

  拥挤是威胁登山者性命的另一因素。去年5月19日,从东南山脊路线攀登珠峰的最后冲刺路段“希拉里台阶”严重拥堵,造成众多登山者在这里滞留两个多小时,严重损失热量。当天有234人成功登顶,4人遇难。

  置向导于危险境地

  随着大量业余游客欲登顶珠峰,向导们的作用比以往更大了,这使得很多夏尔巴向导在更多时候都处在危险境地,很多游客对珠峰缺乏基本常识,根本不具备生存技能,这意味着夏尔巴向导要花费更多体力、承受更大压力。

  现在生活在美国的阿帕本是夏尔巴族人,在过去几十年中,他曾21次带领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有“超级夏尔巴人”、“登山界的迈克尔·乔丹”之称。不过阿帕表示,最讨厌的就是登山。他讲述了一件往事——1996年罗比·豪尔组织珠峰登山队,阿帕没参加,他的妻子让他帮助家里盖房子。罗比的这次登山成为悲剧,他和其他7名登山者在登山24小时后全部遇难,阿帕表示:“我的妻子救了我的命。如果我去了的话,估计会遇到险情,在珠峰上你无法预料自己能否在灾难中幸存。”

  影响:珠峰越来越“脏”

  维护珠峰的圣洁与清静,已是越来越难做到的事情。有旅行社每次“发团”登顶的人数众多:30个顾客和30名一对一服务的夏尔巴向导。每离开一处,向导总会带走垃圾和排泄物。

  但大量的登山队没有这样做。登山者的排泄物和垃圾无法收走,在海拔6474米的三号大本营,散落四处的人类排泄物令人作呕。专家认为,如果珠峰旅行社能携手合作、限制每个登山季的游客数量,才能维持珠峰环境、保证游客安全。 

  恢复珠峰秩序的建议

  在当地经营登顶旅游服务的众多商业机构呼吁从6个方面予以改善:

  1.限制人数,规定每个登山季上山游客和夏尔巴人的总数。

  2.限制规模,每支旅行社人数最好在10人左右,以避免拥堵。

  3.认证旅行社,只有符合规范条件的商业机构才可经营珠峰登顶导游业务。

  4.审查背景,对于前来登山的游客和夏尔巴向导予以审核,必须拥有一定经验才准许登山。

  5.收拾垃圾,每个登山队离开时必须清理各自的垃圾和排泄物,违者重罚。

  6.处理后事,把遇难登山者的尸体运走并妥善处理,是对他们和其他登山者的起码尊重。

  登珠峰要花多少钱

  登珠峰的装备一般有高山靴、安全绳、安全锁、冰镐、冰爪、排汗衣物、保暖衣物、帐篷睡袋防潮垫等。一套下来少则五六万元人民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装备部分开销上不封顶。你还可以购置全套冰雪技术装备和GPS、卫星电话、氧气瓶等特殊装备。

  登珠峰的爱好者都信奉“登珠峰就是氧气+运气”的信条。据了解,一瓶氧气,加上高山运费,价格高达500美元。而一名登山队员一般要准备4瓶以上的氧气。

  除了生存装备以外,这里也是考验各种通信器材的最好场地。在海拔高度超过5200米后,所有登山者就只能依靠海事卫星电话或者高山对讲机进行交流。海事卫星电话的收费为13.5美元一分钟,而上网用的BGAN,按照7.8美元一兆的流量收费。

  1960年中国第一次登珠峰,当时政府一次性下拨几十万美元的外汇,登山队利用这笔资金到瑞士、法国购买登山用品花去了近35万美元,而这还只是外汇部分。1960年攀登珠峰的花费差不多相当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全部费用。

  1988年中日尼三国双跨登山,仅北侧大本营物资装备就有900多个箱子,装满46辆卡车,花费约2000万元。

  2003年,由于中国登山队队员全部由业余爱好者组成,中国登山协会为这次攀登服务的阵容是中国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还第一次雇佣了夏尔巴人作为高山营地的厨师。这支队伍的预算约人民币180万元至220万元左右。其中食品费约45万至75万元,其中还不包括十几万美元的氧气和雇佣夏尔巴人的费用。

  在这些团队中,在珠峰脚下有一支专门为各大登山协会攀登珠峰提供后勤服务的登山机构——罗塞尔队。不过他们的费用也很高,中国队伍的收费大约为33万人民币,这算是“优惠价”了,因为日本以及欧美队员收费达到了50万人民币。

  北京某登山俱乐部的叶小先生告诉记者,近些年攀登珠峰要给当地登山协会30万元左右的登山费。珠穆朗玛峰的南侧在尼泊尔境内,选择从尼泊尔方向登顶,也是一种选择。从尼泊尔方向登顶,除了正常的设备费用以外,还需要疫苗注射,护照办理,往返大本营的物资搬运,医疗支持以及垃圾处理费用等等,这些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也大概需要40万以上。

  尼泊尔政府对攀登珠峰和其他3000米以上的雪山执行许可证制度,攀登珠峰的许可证每人收取至少1万美元(8至12人团体),最高2.5万美元(单人)。尼泊尔政府每年仅此项收入就相当可观,仅今年一个季节,这一项收入就为尼泊尔政府带来了将近300万美元的收入。相比西藏(珠峰北坡)这边,尼泊尔登顶的产业更成熟。从业的夏尔巴向导就有几千人。今年南坡登珠峰的名额有1000多人,而北坡还不到200人,中国这边控制得比较严格。

  可以算一笔账,先说那些必须支出的项目:登山许可证、联络官、签证、门票费、冰瀑路线管理、路绳、废弃物处理、旅行及保险费,这些支出,如果与6个登山者组队共同承担,每个人也至少需1.3万美元。装备、食物、帐篷等费用与其他人分摊的话每人至少需2.5万美元,这其中不包括氧气和夏尔巴向导的费用。一支7人队伍,每人花费在3.5万美元。

  另外,一名夏尔巴向导、两名厨师的费用在5.5万美元至8.5万美元。以上只是一些登珠峰基础花费,个性化及杂费尚未计算在内。

  人类攀登珠峰大事记

  ●1921年,英国登山队(队长克·哈瓦德巴里)首次从中国西藏境内攀登珠峰,他们没有越过北坳顶部,自己宣称到达的高度是6985米,由于没有成功,他们宣布这是一次侦察登山活动。

  ●1922年,英国第二支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吉·布鲁斯),仍取中国西藏境内的北坡路线,他们越过了北坳,但在到达8225米的高度时,因死亡七人而告失败。

  ●1924年,英国第三支珠峰登山队(队长弗·诺顿),从珠峰北坡中国境内登山,当诺顿等人到达北坡“第二台阶”下边的8572米附近时,因氧气不足而被迫下山,队员玛洛里和阿宾坚持继续前进,一去未返。

  ●1933年,英国登山队,由十六人组成(队长赫·卢托列吉),仍使用中国西藏境内北坡路线,但也失败了。队员温·哈利斯和威格尔两人到达海拔8570米的高度时,发现了1924年英国珠峰登山队队员玛洛里的冰镐,证实了玛洛里等二人死在这个高度附近。

  ●1934年,英国人米·威尔逊使用轻型飞机进行单独登山,结果飞机损坏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轻伤,后来他又雇用当地一些夏尔巴族人协助登山,但在一场风暴之后,他被冻死在东俄布冰川上。

  上述攀登珠峰的活动共有9次,都是从中国境内的西藏地区进行的,均未成功。1950年以后,我西藏地区获得解放,地处西南边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许外国登山队任意进行登山活动。从此,外国登山队便改由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

  ●1952年5月,由队长勒·狄特玛尔率领的十人瑞士登山队,从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队员勒·兰比尔和他们雇用的搬运工尼泊尔人藤辛,到达海拔8540米的高度后,因天气变坏而告失败,但他们却开创了一条从珠峰南坡通向顶峰的路线。

  ●1953年,英国登山队在队长约·汉特领导下(由十人组成),有两名队员登上了珠峰顶峰。登上顶峰的队员是埃德蒙·希拉里(新西兰人)和丹增·诺尔盖(即1952年春、秋两季随瑞士登山队两度登上八千米的那个尼泊尔人)。队员埃文斯和布尔吉朗到达了8720米的高度。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总指挥韩复东,队长史占春),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

  在这次登山战斗中,中国登山队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顶队员外尚有十三名队员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63年,美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恩·狄林法斯)采取从尼泊尔境内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顶的路线取得成功。美国队先后相隔二十一天进行了两次突击,第一次5月1日有两人登上顶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两次共上去六人,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支登山队。

  ●1969年春,日本登山队从珠峰南坡首次进行试探性登山,在登达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区之后,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气象观测人员,他们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对气象、冰川等作了较长时间观测,为1970年日本队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1971年春,由欧洲英、法、意、奥、瑞士和印度等十一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联合组成的“国际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在队长、瑞士登山运动员恩·基连富尔特的率领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线登顶(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国登山队的路线)。由于一开始步调就不一致,内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队员胡古纳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败。

  ●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水野祥太郎),从当年8月间进入珠峰,原计划从1970年日本队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线登顶,事先曾想方设法改进了装备,如适合于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装备。但仍未能越过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条大岩壁,结果被迫采用备用方案,沿东南山脊经南坳的传统路线登顶。两名队员,石黑久和加藤保男,于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顶峰。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顶成功。

  ●1974年秋,由法国著名的登山滑雪运动城——沙莫尼市(阿尔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长德渥阿松担任队长的法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由十名法国人组成,雇用390名尼泊尔搬运工人和向导,选定1963年美国登山队沿西南山脊的路线登顶。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试验人体在高空的生理变化,他们专为每个登顶队员制作了遥控心电图装置,准备对运动员从山下到顶峰的全部心电图作一次系统的观测。但是在9月19日夜间,发生在海拔6400至6900m附近的一次较大雪崩,使队长和五名尼泊尔搬运工人死亡,全队的登山活动因此而宣告失败。

  ●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妇女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记者陪同,于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m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营。副队长田部井淳子(36岁)于1975年5月16日中午同尼泊尔向导安则林(27岁)一起,沿南坡传统路线登上了珠峰顶峰,共停留25分钟。

  日本女队此次登山遇到的困难较大。她们从日本出发到山下大本营,曾丢失了大量装备和食品;5月3日夜间,在海拔6450m的营地上又突然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队员和二十三名尼泊尔向导遭受雪崩袭击,整个6450m的营地全被雪崩吞没,情况非常危险,但在得到及时抢救后,全体遇险人员脱险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没的队员中的一个,她在登上顶峰之后表示,“以后再也不干登山这种活动了!”

  ●1975年,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党委书记王富洲,队长史占春),由汉、藏、回、蒙古、朝鲜、土、鄂温克等七个兄弟民族的队员组成,共434人,其中运动员179人,包括女运动员36人,其余255人有科考、气象、通讯、新闻、医务、交通运输、炊事及其他后勤人员。

  全队从3月初进山,6月初撤营。经过多次行军(前三次是适应性行军,后两次是突击顶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30分,女队员潘多和八名男队员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贡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钦,继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之后,再次从北坡登上了这个地球的最高点。

  这次集体登顶人数之多,科考成绩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从此,不断有更多的中国人登临珠峰峰顶。中国的进步和强大,使中国登山者逐渐成为世界珠峰登山运动中的主导力量之一。

  ●1975年春、秋两季,三支登山队从三条不同的路线攀登珠峰成功,这是珠峰攀登史上过去所没有的。

  ●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的3名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

  ●1990年,中国、苏联和美国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义会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国的7名藏族队员在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顶峰上。

  ●1993年,海峡两岸的6名登山运动员首次携手登上珠峰,在历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吴锦雄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台湾同胞。

  ●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国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开展联合攀登活动,4名藏族队员登顶,其中次洛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学生,大齐米、开村成为两次登过珠峰的人。

  ●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队10名藏族队员一次全员登上珠峰,并在8848.13m的顶峰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这是一次充满智慧和奇想的壮举,是12亿中国人满怀信心走向新世纪的见证。桂桑成为世界上首位两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为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

  ●中国人攀登珠峰的历史不仅仅是专业队员的专利,不断有业余爱好者挑战珠峰。2000年,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勇士阎庚华于5月21日登顶,但不幸的是他在下山途中遇难。

  ●2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汉终于单人挑战珠峰获得成功。

  ●2003年,中韩联合登山队和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14名中国队员分别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是小齐米、普布卓嘎(女)、仓木拉(女)、尼玛次仁、梁群(女)、陈俊池、阿旺、普布顿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罗申、王石和刘健。

  截至2003年5月,在过去的43年中,中国健儿已经14次登临“地球之巅”,先后共有61人次把足迹留在地球之巅。同时,在攀登珠峰的众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长眠于珠峰洁白的世界里,一些人留下了终身残疾。中国人攀登珠峰的历史,是一个前仆后继和不断取得胜利的可歌可泣的历史。

  ●2008年5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祥云,被中国健儿带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传递站。(胡克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