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环王公益校园行 “一冰学长”以身作则

2013年06月11日23:50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张素)中国体操队男队队长陈一冰11日晚作客北京林业大学交流。被昵称为“一冰学长”的他分享了成长历程,强调自律的重要性,积极宣扬公益理念。

  陈一冰从5岁开始练习体操,当在现场看到与启蒙教练赵奇的旧照,他对竞技体操却有另一番见解,“感谢它磨练了我的性格、意志,但我甚至厌烦竞技体操,因为它让我受伤、痛苦、还要承受许多”。这番真实的剖白让在场学子大感意外。

  或许陈一冰对体操的“厌恶”也来自于对父母的愧疚,被外界评为“叱咤风云”的他说起父母显得有些“絮叨”。

  “我从17岁加入国家队以来,一直在外训练、征战,一年里能够回一两次家,大部分时间是父母来看我训练。以前我认为爸妈身体好,没觉得他们来看我有什么特别的。但这两年,每次比赛完回到家,爸妈还会为我准备一桌最好吃的家常菜。可我发现我妈吃饭费劲了,她开始掉牙、有了白发、显现出衰老的征兆。”

  “作为一个体操运动员,我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因为我为祖国争得许多荣誉。但作为一个儿子,我亏欠爸妈很多,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没能陪到他们身边。最近,我有种感觉是拿再多的奥运金牌也无法换回父母年轻状态,所以感到难过,特别想多花一些时间去陪我的家人”,陈一冰借此呼吁学弟学妹能够多给家人打电话。

  但当有学子提问他如何克服逃避心理,陈一冰强调责任心,“你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你只能改变自己,承受寂寞和痛苦,让自己更加坚强”。他表示改变心态的方法即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加以自律。

  陈一冰回忆,他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荣膺冠军之后控制体重,“达到了自虐状态,饿到抱着枕头都想把枕头啃了,但为了更好地训练、更好地上场,必须克制”。他以此提醒迈入大学校园的学弟学妹警惕懒惰,切勿荒废光阴。

  事实上,凭着这股毅力,在伦敦奥运会后一直处于养伤状态的陈一冰并未松懈,他已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在我从事专业体操之后,上课的时间减少了,我不希望自己缺乏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陈一冰已成为公益事业的一员悍将,此番交流正是他“做自己的冠军”全国百所高校公益交流论坛的第八站。他表示想为学生们做点事,并希望吸引企业为学生提供帮助,“我还要到偏远的校园去”。

  同时,陈一冰还将公益事业不断延伸,“我是WWF(自然基金会)签约的运动员,倡导低碳环保,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他说,他要用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等日常行为撑起自己的“中国梦”。标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