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5月19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张寒、尚栩
李惠芬[微博]的离开意味着中国香港女乒一个时代的终结。
18日中午,巴黎世乒赛混双半决赛送走了最后一对香港选手,49岁的李惠芬也走完了她执教香港女乒的12年历程。从她刚刚接手时,香港乒总因齐宝华、陈丹蕾等老一代女乒名将隐退而既缺成绩、又无后备人才的凄凉境况,到之后连续几届世乒赛都有至少一块奖牌、本土培养的选手也逐渐成熟,李惠芬带给港乒的变化不止是一张成绩单可以尽诉。
“我刚去的时候,因为有帖雅娜[微博]、张瑞、林菱她们,相对来说困难少些,只是大陆球员代表香港参赛的资格问题。”那是各个协会从中国乒协引进人才的一个高潮期,因为生活习惯、语言及去国远近等原因,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成为当时大多数“打不出头”的中国球员出国谋求发展时的首选意向。
2002年在釜山,李惠芬手里只有帖雅娜一张王牌,就让这唯一有资格代表香港参加亚运会的女乒好手和张钰配对,拿了一个混双冠军。这也是李惠芬率领下的港乒女队成绩飞跃的开始。此后的十年间,香港女乒分别在9届世乒赛上拿到两枚女团银牌和包括混双在内的8枚铜牌,除2010年团体赛外每届均有奖牌入账。
不过,依靠引进人才撑成绩的日子早在李惠芬接手港乒女队不久时就看得到尽头了。2003年,她向乒总提出要培养香港本土球员,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连业余选手每周至少要练五到六次这样的建议,都有人在会上唱反调,认为港人绝对做不到,但乒总还是采纳了她的意见,开始着手“育才计划”。
“当时我们还有些‘大的’在上面顶着,所以我提出要选就选12岁以下的,这样培养出一批人才就够打好几年的。”在广泛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李惠芬的“招生计划”第一次报名就招来男、女选手共80名,令乒总主席于国梁欣喜不已。
2008年广州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出台相关规定,限制“乒乓移民”,彼时再无人质疑李惠芬五年前的提议。
“这个‘育才计划’对香港来说是零的突破。我挑的第一批小孩里第一个打出来成为全职的是于国诗,她以前的基础就是一个星期只练两次,那时候看我们打香港公开赛,跟别人的差距就很大,但你现在再看,几乎水平相当,已经能打得像模像样了。”
2008年之后,李惠芬又挖掘了李皓晴[微博]等新一批年轻选手。为了让本土球员尽快成长,她甚至许诺她们“只要能拿到资格就给上奥运会”。当时还不到20岁的李皓晴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以及自己失败港乒就无法参加女团比赛的压力,最终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区预选赛上凭自己真刀真枪打出一张“伦敦门票”,虽是最后一位晋级,仍创造了港乒历史。
“现在我们这几个还能打U21的,李皓晴、吴颖岚、管梦圆,打世青赛都进过前三名,去年世乒赛和今年世界杯这两次团体赛,我们能拿铜牌也都是李皓晴立功,赢了关键球,”说起这些自己亲手培养出的香港本土选手,李惠芬脸上掩不住的骄傲。“所以香港孩子不是说不行,只要有好的机制和平台,能保证训练时间。现在我觉得港乒女队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
和香港女乒一样,包括前奥运会女团亚军新加坡在内的很多协会,目前仍在依靠“乒乓移民”保持竞赛水准;但像港乒这样建立机制培养本土选手的,似乎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