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赶慢赶,排球联赛终于在除夕前落幕:为全运会而压缩赛程,最终草草收场。排管中心漠然,观众席上冷清,电视转播“不介入”……只有夺冠球队的欢腾一时。经历过全部17届联赛的前国手李珊不禁感叹:“这是最‘寒冷’的一届联赛。”
排球联赛正每况愈下
在三大球中,相比中超[微博]联赛、职业男篮联赛(CBA[微博])的红火,排球联赛只因少了“职业”二字,正每况愈下。联赛越办越差,球员生存环境越来越坏,令参与球员越来越少,直接影响到国家队的选材;而国家队成绩下滑,又使排球失去外界关注,联赛更是举步维艰。
大部分球员或教练员都对“职业”充满憧憬,更对现状无可奈何。
张越红[微博],前女排[微博]国家队球员,退役后曾到法国和日本的俱乐部打球,现为辽宁女排主教练。“作为排球人,我也希望自己的联赛能有声有色,吸引国外好的球员来,吸引球迷来观赛。可现在排球球市很冷清,有时候看到队员没精打采,我就会想:我这个当教练的都抖不起那个劲儿来。我打球的时候,也愿意有人为我加油,才会更兴奋”。在她看来,如今球员依赖性太强,大都是被迫在练,不是主动去练。
刚刚离开女排国家队的张娴[微博]也深有同感。她认为,职业化的关键是人员自由流动,“把球员交给市场,球员的主观能动性就大大加强,也会对自己有高的要求。比如说上午练3小时,下午练3小时,一旦精力集中,主动性强,效果不同。但是现在的球员普遍没有向上的欲望,训练也就有点磨到时间等下班的感觉”。
据一名国家男排主力球员介绍,月工资也就2000出头。拿到联赛冠军,主力可得4万元左右;年终奖更少得可怜,当年拿到全国冠军,或许还有2万元。“我们队里有些队员的老婆,年终奖都是我们的7倍多。这个东西没办法,太苦了,(男排联赛是)后娘养的。如果我以后有孩子搞运动的话,肯定挑一个能赚钱的,仅仅喜欢和热爱是不够的。你看现在篮球职业化做得很好,以后只要身体条件好的,都往篮球队送”。
他认为,排球要改革,首先排管中心要放弃一些权力。作为联赛唯一真正的职业俱乐部,恒大[微博]就非常好,每个队员都愿意去那里打球,因为能体现运动员的价值。大家都想去恒大,其他队要留住队员就增加工资,但是,“徐利(排管中心主任)曾经说过一句话:‘谁想去恒大,谁就别进国家队。这是一个中心主任说的话,太可笑了!”
他认为,排管中心是担心改革后会影响中国女排的成绩,“他们应该是害怕吧。”
职业化改革半途而废
确实,排管中心领导谈及职业化时总是含糊其辞。徐利曾表示,“恒大模式”很新鲜,但现阶段国内不适合发展职业排球联赛。“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和任何文件上,我们从来都没有说过中国排球联赛是职业化的联赛”。
排管中心并非未有尝试。高沈阳在1995年被调到国家体委任排球处处长后,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就派他去探讨排球的职业化。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钟秉枢表示,头几年联赛确实很不错,努力朝市场化道路走,排协没有用政府一分钱,而是依靠市场办联赛,人才交流也很频繁。为何后来却来大倒退?钟秉枢认为,一是项目的差异决定排球市场化运作难度远比足球篮球要大,二是当奥运战略和联赛出现矛盾时,管理者毫不犹豫选择了维持熟悉的体制。“他们认为只要拿到冠军,其他事情做与不做,就不被关注了”。
没有职业化的土壤,国家队的成绩也是保不住的。一些国家在职业化背景下,国际球员的交流反而促进了国家队成绩的提高。北京男排外援萨尔多瓦的经纪人方力,就韩国女排核心金延璟为例,“金延璟转会土耳其费内巴切俱乐部时,身价是100万美元。她原来的俱乐部拿约60%,自己拿40%,几年之后她再转会就是自由身了。金延璟这几年进步很大,跟她出国打球、在高水平实战中锻炼很有关系。中国女排前几年打她不费劲,有办法,现在打她还行吗?我们的队员只能在本国联赛中打,说句不好听的,天天跟臭棋篓子下棋,不是越下越臭吗?”
对于引入外援会压制自己队员的说法。张越红反驳:“日本女排奥运阵容里有个叫迫田的,在日本东丽俱乐部时是排在我和木村纱织之后的第四主攻,到国家队也是替补,但是这几年东丽一直在主攻位置上有外援,迫田的进步也相当大,奥运会出场打得很棒。”她表示,在薄弱位置引入外援,反而会令年轻队员看到差距,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北京女排主教练蔡斌则提出“困局说”,人才不流动,很难说是真正的职业化;但各地方队为全运会考虑,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说这名运动员从小是北京培养的,北京花了大量的精力、人力、金钱去培养他,你说突然一下把市场打开了,他可以走了,我觉得这个对各个地方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这盘棋怎么走,我觉得也是个困局。”高沈阳倒认为这不是难题:“我就在全运会年控制人员的流动就行,半年就足够了,确保这个队伍代表他原来的省市打全运。所谓签约权不给注册权,我保证了地方全运会的战略,其他时间就交给俱乐部按市场化运营。协会就像NBA[微博]联盟一样,我就制定规则,不去干涉俱乐部具体的事。这样企业就愿意进来,队员也能找到最能展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呼唤职业化的破冰者
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曾参与CBA和排球联赛的推广工作。他认为,靠自下而上来改变,不仅缓慢,而且会出现不少问题,因此排管中心的决心和方向非常重要。当年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微博]下决心要改革,制定了《北极星计划》,才有了CBA的今天。“有些国家在排球职业化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先发展半职业化的企业联赛,由传统意义上的赞助商来运营球队,球员算作是赞助企业的员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比如北汽女排,北京汽车只是冠名赞助而已,球员还属于地方体育局”。
张庆透露,很多民营企业愿意投入到职业化体育,“篮协当年提出了10年规划,这对于投资人来说就非常好。职业化之后的三、五年没什么回报,但是10年以后呢?投资人需要看到长期的盈利可能。排管中心抓住职业化的核心要素,比如短期内改革赛程赛制,增加比赛场次,提升赛事质量和竞争性,同时制定中长期职业化发展路径,这样循序渐进,对于投资方来说就有良好的预期”。张庆表示,与足球篮球相比,排球吸引力相对较低,但胜在办赛成本低。如果能让投资人看到前景,民间肯定不止一个“恒大”。
据张娴透露,自己所在的云南队因联赛成绩太差,原本投资的企业退出了,但老板也说,如果政策允许,还是想玩,想花钱请好的外援,组个强队。排坛名宿岳金库也表示,在辽宁,有兴趣搞排球的企业也不少。辽宁队1993年成立俱乐部,基本上都是企业在养球队;但在目前的体制下,好多事企业说了不算,权力还是在省里。“我了解有好多老板想组建队伍,搞恒大这样的模式,但队员受到限制,没办法做”。他还表示:“排球联赛职业化,人员要流动起来,走向协会制,这是大政策,需要领导做决策。”
排球职业化,是大部分球员和教练员的心声,可谁来当破冰者,给排球的寒冬带来春意?
羊城晚报记者 苏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