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取消中长跑引热议 探索体育教育如何“补钙”

2012年11月14日14:50  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11月14日体育专电(记者帅才、俞俭)前段时间,我国一著名高校军训期间多人晕倒,累计约6000人次看病引发广泛关注;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运动会取消中长跑项目,同样引发热议。有人对大学生体质下降表示担忧的同时,也引发了有关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深层思考。

  校园体育缺位还是“缺钙”?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宣布取消秋季运动会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的消息传开后,引发了热议。有媒体报道称,华中科技大学由于学生的体质达不到中长跑项目要求,为避免参赛学生受伤,取消了秋季运动会中长跑。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学校秋季运动会取消中长跑,主要是因为天气下雨的原因,运动会日程压缩了,临时调整比赛项目,但也不排除学校担心参赛学生“受伤”的原因。

  有人认为,长跑项目“脱离群众”,取消也无所谓;也有人说,学校因为“害怕学生受伤”取消运动项目,是不重视体育教育、因噎废食的表现。

   一些在校大学生表示,学校举办校运会与自己没多大关系。取消中长跑的话,更加无所谓。一些学生说,与其参加运动会,不如背单词、考证书,对以后找工作还有帮助。

  记者发现,现在大学对于体育课开设不重视,运动氛围不浓,学生们的锻炼意识不够,再加之运动场馆有限,学生们宁愿玩电脑、谈恋爱、背单词,也不爱运动。

  不少大学只在大一大二每周安排一节体育课,大三后基本就没了。长沙理工大学一些学生告诉记者,学校为大一、大二学生每周安排了一节体育课,课时为90分钟,但由于一些原因,老师经常提前半小时下课。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二学生说:“这学期学校安排我们上排球,但我想学游泳,项目没得选,让同学们有些无奈。另外,排球项目对身体素质要求高,我老担心通不过考试,根本提不起兴趣。”

  专家指出,目前,高校体育工作仍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学校和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校园体育教育的“缺位”与“缺钙”。

  大学生体质堪忧 “宅一族”、“耗一族”伤不起

  湖南大学学生张根宝说,除了偶尔爬山,大家平时都“窝”在机房上网。加上功课繁忙,经常需要“熬夜”,时间一长,体质就下降了。

  一些大学生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少学生是“宅一族”和“耗一族”。除了上课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宅在宿舍上网聊天、打游戏,吃饭基本叫外卖,这些人自称“宅一族”。而“耗一族”是考试前熬夜上自习,考试后通宵泡KTV,把体质都“耗”没了。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状况继续下滑,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与2005年比,城乡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厘米、0.23厘米,1000米跑成绩下降3.37秒、3.09秒;城乡女生立定跳远成绩下降2.72厘米、0.92厘米,800米跑成绩下降3.17秒、1.87秒。这反映出学生体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当今大学生体质差的原因有三:一是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一门心思沉于题海战术之中,由于种种中小学体育被忽略,大学生靠大学4年补上12年欠下的“运动债”显然不现实;二是大学生存在种种不健康行为,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逐渐被“耗”坏了;三是学校运动场馆有限,由于害怕学生“受伤”等原因,学校害怕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过安全事故,为避免纠纷,学校不愿意过多建设体育设施,这种因噎废食的现象也制约了体育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体育路向何方?

  一位在一线工作的体育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对于体育不重视或者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对于文化课和体育课的认识偏差越来越大。有些学校的体育课程过于注重测试结果,没有充分重视体育锻炼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上往往以竞技性项目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相比体育运动,大学生更喜欢网络和游戏,这说明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没有感受到趣味和快乐。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观点。没有身心健康就不可能成为国之栋梁。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宋尽贤认为,课业负担过重、缺少体育锻炼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等都有可能为学生将来的健康埋下隐患。学生的身体素质关系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务必要让“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据悉,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体质下滑的趋势明显,学校体育投入不足等问题严峻。长期以来,针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缺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标。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宣布,为了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我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促使学校开足体育课程,提升学校体育的质量。同时,高校新生将全部接受体质健康测评。

  专家认为,体育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运动兴趣。应改变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变只有单一分数考核的竞技教育为个性化、趣味化的群众体育,启迪学生自觉,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