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纪中:“恐意症”是技战术问题 女排需要调整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0:05 体坛周报 | |
中国国家女排又以0比3负于意大利女排。这时候有人提出中国女排恐怕患上了“恐意症”。我觉得从竞赛上讲,恐这恐那症不仅是心理问题,同时也是技术和战术问题。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还有对付巴西女排的又一场硬仗,如果士气恢复不过来,与巴西队的对抗难说胜算居上。因为,已经三次输给意大利,对古巴那场到手的球又送还给人家,说明我们对这三个队都没有相对的优势。 技术上的不占优自然引起心理上的急躁。心理上的躁又会造成技战术上的失误,最后导致失常,这两个负面因素的互动是相互促退的,这也说明新组建的中国女排还不成熟。她们与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那支队伍还有差距,还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技术上欠成熟。表现在一些新队员的基本功不扎实。有些队员也许是“半路出家”,依靠身体优势从实用技术出发,基本功还没有时间搞扎实。队员的战术意识,特别是在不利情况下,如何保持清醒的战术意识而不乱更为重要。此外,我看还有应变能力问题。与意大利队员比较,我们显得略逊一筹。她们究竟是打职业俱乐部的,凭个人多种应变本领和技术“吃饭”,我们则主要靠战术模式取胜。 战术上有弱点。主攻的两个位置打不下防不住。造成对方靠强攻就可以轻易得分,我们在主攻手上拿不到分,封不住网,这样一来攻击和反攻的重任落到了副攻的速度和变化上,一旦被对方抓住规律就容易被盯死。这一点,我看需要很好地解决。 心理上不稳定。我们擅长打“顺风球”,而一旦打“逆风球”,心理上马上急躁,技术变形,战术错位,顶不住,造成连续失分。 成熟球队的真正水平应表现在打硬仗。雅典奥运会决赛打俄罗斯的那场反败为胜就非常经典。只有在与强队的激烈对抗中,最后顶得住,运动员才能取得实战经验,这正是中国女排所需要的。 ★作者为国际排联执行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