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月19日,2014年9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看上去为整个中国体育行业吹来一股春风,可是根据记者对高尔夫行业的调查,这条为整个体育行业松绑的政策并没有在这个行业中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9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改革创新,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
会议还明确要求: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发展职业联盟,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
由此,许多业内人士都乐观地相信它会解放体育产业,大大释放出正能量。但是从高尔夫项目来看,这股春风想要起到实际的成效,绝非体育部门一家改革就能够实现的。
去年11月底在海南举行的一场职业比赛,因为承办方的疏忽,报批手续晚了几天,结果遭到主管部门的“痛批”,原因很简单:不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比赛就不能获得世界积分。
记者就此事询问了国内几个主要运作高尔夫赛事的公司,得到的结论是:如果没有体育主管部门的批文,比赛将寸步难行。
“简单来说,如果没有批文,这一路的行道旗,你是根本插不了的。”某国际性赛事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指着通往高尔夫球场道路上的一路彩旗说。这些彩旗是为宣传赛事而插的,如果得不到体育部门的批文,相关部门是不可能允许在道路两旁挂的。
“在我们举办这场赛事之前,召开了政府协调会议,如果没有批文,你是不可能把各个部门召集起来,开这样一个会议的,也不可能让各个部门积极地配合。”一家国内的赛事公司工作人员说。根据该工作人员介绍,一场赛事需要当地的各个部门配合,比如,公安、消防等。
另外一家本土赛事公司的负责人更是把话说得很透彻:“如果没有批文,我们做事的难度更大,还不如有批文。其实办一场赛事真的不是简单的体育主管部门的批文,它还涉及到方方面面。”
当然,要拿到体育主管部门的批文,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首先,要得到批准,就意味着要交纳不菲的批准费;其次,得到了主管部门的批准,意味着主管部门的领导要到现场视察、监督,这里又是一笔接待费用。
虽然,一个多年来一直赞助中国高尔夫的人士表达了不解:“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为什么我要缴纳如此高的费用?”但是,越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赛事公司越明白体育主管部门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
根据记者的调查,目前国内的主要高尔夫赛事公司,还没有一个说自己承办的是群众性赛事,因此不必报批的。
记者对别的体育项目了解不多,但也询问了一些跑别的项目的记者。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其他体育项目也是大同小异,因为改革绝不是单方面的,就像上述赛事公司领导人说的:“办一场赛事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方方面面。”
因此,赛事公司对于批文更多是“爱”,而不是“恨”,这就导致了目前的赛事公司宁愿被批文“绑”,而不是“松绑”的情况。
(小风)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