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有商贩在向记者推销皮筋时说:“贵是贵了点,不过,我这皮筋可是纳米的!”可惜,就在记者惊叹求教间,这“纳米高科技”皮筋被拉断了。
正如同曾被过度渲染的纳米技术,2016年,人工智能伴随几场围棋对弈被推上风口浪尖,随后又被热炒。然而,人们更应该警惕它被过度消费和拔苗助长。
在业界,风险投资一窝蜂入场,一边倒的局面日益显现;在学界,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领域的国际重量级中国学者依然稀缺,但山中装虎、山外是猫的“砖家”却并不罕见;在媒体,各类“砖家”打着学术文章的旗号炮制软文现象严重……
“我甚至不排除有些教授,比如与硅谷结合很紧密的、在IT公司或者风投公司兼职的,有意识地参与、引领这种炒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朱松纯在一次采访中指出。
可以预见。一旦无法达到投机和炒作预期,资本离场,人工智能以及坚守的研发者将深受其害。而对公众以及年轻人而言,误导性的伤害将会更严重。
“因为他们不了解这背后的动机,缺乏免疫力。而且现在年轻人和公众都依赖短平快的社交媒体,很少去读专业文献。当公众的思想被这些文字占领了,得出错误的社会性的共识,变成了错误的常识,这对整个社会,甚至对学术界,都会产生长久的负面冲击,”朱松纯说。
事实上,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吸引全球目光的“阿尔法围棋”战胜李世石事件,宣传效果更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机器学习公司Wise联合创始人乔舒亚·布卢姆认为,这一事件被过度渲染了;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奥伦·埃齐奥尼表示,这一成就只是整个人工智能历史的一小步;英国剑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员费利克斯·希尔认为,这场对弈并不能说明电脑未来就能处理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邢波指出,这场对弈本质上是一次机器功能测试,并不构成比赛的性质。
“人机大战”并非科学描述。如果真的要“比”,那么双方的条件应该是公平的。但每一盘对弈,“阿尔法围棋”巨量的机器运算消耗电力相当于一座小城镇,而李世石则只要消耗几个鸡蛋提供的热量。更何况,“阿尔法围棋”的功能高度专门化,不能用来解决很多其他领域的问题。
再以深度学习为例。谷歌“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机器学习中的一个分支——深度学习迅速成为最热门技术,同时也抢占了最大的话语权,但机器学习中其他分支的空间也被随之压缩。一些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认为,这种研究空间的压缩对机器学习整体的发展未必有益,甚至可能有害。
尤其可怕的是,夺眼球的炒作,更可能助长中青年学者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学风。
“现在很多中青年学者,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这个领域中,使用开源的深度学习工具包,试一些窍门,两三个月就可以出一篇文章,刷一个比分,没有动力去钻研和弄清数学原理,没有能力去亲自推导算法和公式,没有经验去亲自完成编程。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将是一代经过全面严格训练,有真正独立创新突破能力的科技人员,”邢波对新华社记者说。
不少人因“阿尔法围棋”的胜利将2016年称为“人工智能元年”,但大多数科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过于通俗化的说法,并强调,人工智能研发历史已有几十年,只是今年突然引发大规模关注。类似的狂热此前并不是没有出现过,每次热炒过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人工智能寒冬”。
从某种程度看,过多的关注、过高的曝光并非好事。多年潜心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邢波感慨:“对于真正的研发者而言,人工智能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不会过度吹捧使用,而是会爱护和耐心培养;对于投机者而言,人工智能则如同旧社会马戏团里的演员,用到精疲力竭还要继续榨取。”
无可否认,人工智能正在越来越紧密地“编”入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必将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正因如此,对于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任何一项先进科技,理性的发展环境难能可贵。不负责任的“砖家”、投资人、从业者和媒体把它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药”,只会起到破坏作用。
2017年即将来临,但愿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少一些热炒,多一份清醒。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