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围棋为何持续低迷 青少年普及不利集体研究少

2013年03月03日11:01  解放日报
日本队名将依田纪基2006年在第七届农心杯上取得三连胜,帮助日本队最终夺冠。这也是日本队在农心杯上的最后辉煌,从此一蹶不振。 CFP图    日本队名将依田纪基2006年在第七届农心杯上取得三连胜,帮助日本队最终夺冠。这也是日本队在农心杯上的最后辉煌,从此一蹶不振。 CFP图

  本报记者 姚勤毅

  第14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前天在上海闭幕。回顾本届农心杯,我们发现已然成为中韩年轻一代棋手的舞台:参赛的中韩两国选手平均年龄不到24岁。不少中韩老将,在选拔赛中早早被小辈击倒:中国的古力、孔杰[微博]与韩国的李昌镐、李世石等顶级名将均在选拔赛中折戟沉沙。相反,日本5位棋手竟只赢一局,未能进入第三阶段赛事。显然,这项过去由中日韩各领风骚的“三国演义”,如今成了“二人转”。

  日本在20世纪初还是世界围棋的中心,到90年代中期日本仍是世界第一的围棋强国。然而,随着中韩的崛起,2006年以后,日本在主要的世界大赛中一次也没获得冠军。这厢中韩围棋成功新老交接,那厢曾经辉煌的日本围棋持续低迷,有棋迷不解:“日本围棋问题出在哪儿?”

  先看看中韩围棋的发展。韩国围棋的崛起最初靠着英雄效应:1992年,李昌镐以16岁的年龄首夺世界冠军,在国内引发围棋热潮,更多的孩子开始学棋。如今韩国遍地都是民营道场,凡热爱围棋的小棋手,可不受任何限制地入会学棋。在道场集体生活,使得韩国十几岁的棋才每年辈出。30多岁的韩国职业棋手也能维持好成绩。近年来上升势头最猛的是中国。从数年前古力、孔杰等人在世界大赛夺冠,结束了韩国独霸的时代,到随后更加年轻的陈耀烨[微博]、柁嘉熹、江维杰等人开始在国际舞台活跃。中国棋院将一流棋手招入“国家队”,队员们在中国棋院集体钻研。此外众多棋手在周边的道场拼命学棋,以进入国家队为目标。职业棋手集结在北京,互相竞争使年轻人的才能开花。此外,中国棋院近年来更看重围棋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提倡围棋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围棋的青少年基础。

  反观日本,本届农心杯日本代表团团长今村俊告诉记者:“最近10年日本的国际成绩比不上中韩,主要在于日本棋界在普及青少年围棋这点上远远不及中韩,使围棋在日本发展速度较慢。”日本棋院理事长大竹英雄也曾表示:“当初因为一部动画片《棋魂》激发了很多少年儿童学棋,但力度不够,当时那种好势头也没能持续下去。日本围棋要出一个大明星,就像乒乓球的福原爱一样才有希望。”长年采访围棋项目的《朝日新闻》记者伊藤众生也持相同观点,他补充道:“在日本,职业棋手每天集体研究的很少。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的专业预备军“院生”的活动也限定在双休日。锻炼青年的环境落后于中韩。日本棋院近年来派出有前途的青年棋手到中韩,与当地的青年进行数天的对抗赛“强化集训”,也有些青年棋手在韩国的道场一边寄宿生活一边学习。可以说,如今中韩围棋在反哺陷入困境的日本围棋。

  中韩围棋如今能够成功老少交接的秘诀,还是在于用各自办法成功做大了“棋手苗子”这一底座。低谷中的日本围棋,证明中韩长年重视发展青少年围棋发展方向实属正确。希望中国围棋能够依旧沉下心来,让更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冒出来。

分享到:
猜你喜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