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90后新锐冒尖容易称霸难 前辈:群雄混战时期

2013年02月21日03:45  北京青年报

  昨天,第17届LG杯世界棋王赛三番棋决赛在韩国战罢,1991年1月出生的中国小将时越五段2比0零封对手,夺取职业生涯第一个世界冠军,并获得冠军奖金2.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4万元)。同时,时越成为中国第十位围棋世界冠军,并获段位奖励,成为第35位九段棋手,实现了中国LG杯五连霸。

  在时越之前,中国围棋历史上曾经出过九位世界冠军,马晓春两冠,俞斌一冠,常昊三冠,古力七冠,孔杰三冠,罗洗河、朴文垚、江维杰、周睿羊以及时越均为一冠。

  “神猪”罗洗河现在基本不在一线作战,神奇的一页宣告已翻过去。朴文垚1988年出生,江维杰、周睿羊和时越均为1991年出生,算是正宗90后选手,这批小棋手的夺冠之路才刚刚开始,如何不重蹈前人覆辙,避免“一冠游”,这也是中国棋手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能拿一冠已属不易,想多拿几个,更是难上加难。”中国围棋队领队华学明感慨,“周睿羊拿着一个,实现了人生重大突破,以后还有机会,如果拿不着,可能这辈子也拿不着了。时越的棋非常稳,成绩也很稳定,但要说职业生涯一定拿多少个冠军,也是很难的事情,要靠棋手不断努力,加上机会和运气。”

  在北京棋迷心目中地位很高的谭炎午七段用“今非昔比”来形容几代人面临的不同境遇。他说:“我12岁才开始学棋,现在的孩子11岁已经定段了。几十年过去,如今职业棋手的整体水平比过去整整高出了一大块,具体表现就是计算力都变得超强,都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孩子们计算力肯定比我们强多了,我觉得老棋手们现在的大局观也没太多优势,大局观很多时候也是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的。再就是信息时代已经降临,以前我们拿着一本手抄的日本棋谱就跟圣旨似的,现在信息这么广泛,技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保密,人和人的差距变得十分微弱。”

  为什么韩国能出李世石、李昌镐,现在中国年轻棋手就出不来这么个人物呢?“二李确实是天才型棋手,同时代的对手相对又弱一些,所以既有英雄造时势,又有时势造英雄。”曹大元九段认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再回到同样的境遇,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在普遍水平提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想要成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像二李一样保持在一段时间里横扫天下,将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估计得比二李还要强,才有可能实现。

  “中国棋手现在没有领军人物,目前正处于群雄混战的战国时期。”这也是几位棋坛前辈的共识,“谁能一统天下?还需要再战一段,但也不敢保证出个领军人物。”

  才能够了,又足够努力,不拿世界冠军很遗憾,但如果拿了,只是‘一冠游’,同样也很遗憾,也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如不久前刚拿了百灵杯冠军且同在等级分第一位置上的周睿羊,过去因为没有国际成绩的突破曾经总被人笑话,压力更大。

  刘小光九段说:“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信息也强大了,但孩子们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压力,是大过我们这代人的。我带队伍打围甲,别说一场比赛了,任何一盘棋,赢下来都是特别不容易的。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每步棋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国际比赛更是如此。在这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下,以中国小棋手的厚度,谁冒尖一下都不稀奇,但要想长期把持第一的位置,我看短时间内出不来这么个人。中国90后小将们要携手努力,一起捍卫中国围棋的尊严,只要是中国小孩拿着了世界冠军,我们都高兴。”

  文/本报记者 郭婷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