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评奖为什么中国闹翻天 梅西拿金球关你什么事

2013年01月10日09:58  东方早报

  要在不同的社会群落中,就一个话题激发集中并且强烈的反响,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丘吉尔说,大国都应该是一盘散沙的,否则大国将会成为一种国际和平的威胁。丘吉尔的言论,在二战之后,更指的是意识形态上,尤其从已经走向衰落的英国角度出发。一个包容万千的社会当中,本来在各种价值观、评判立场上,就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散落而未必散乱,并不会是坏事。正因为社会意识构成,往往会有这样的差异性,于是一个话题出现后,能引发起社会群落间长久而激烈的辩争,就是一种特殊的媒体现象了。

  例如2012年国际足联金球奖的颁发,例如梅西C罗之争。

  我大致扫描了一下欧美各种主流媒体,以及西方一些社交网络上的声音,再对比一下中国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反应,从颁奖前差不多两周,到颁奖之后,关于金球奖的争议、关于梅西C罗之争,要说激辩的热烈程度,哪怕是西班牙,也很难比中国微博上的声音更加嘈杂。

  就在央视体育频道直播完颁奖典礼之后8个小时,我接到了各种国内媒体同行的电话短信,“梅西不退役,还有其他人能得金球奖吗?”“凭什么西甲包揽最佳阵容?”“干爹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穆里尼奥为什么不去颁奖典礼现场?”“西甲就是天下第一吗?”等等。问题如山,轰炸得我头晕眼花。各位和这奖项评选有一星半点关系的人,例如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媒体评委、《体坛周报》副总编骆明先生,例如卡马乔和郑智,例如直播颁奖典礼的央视主持人贺炜,在微博上不知道被多少不同声音包围着。探讨和分析的不少,直接人身攻击的更不少。

  为什么?我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诧异,因为早有先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连在西班牙的皇马巴萨球迷都没那么疯狂,被西甲压住风头的英超意甲德甲本土球迷,没有那么沮丧,反倒是中国社交媒体上,有这么大的声浪?

  于是只能做一种社会广众的分析,而很难再将这样的纷争,集中在足球范畴内。足球本来就是充满主见和对立的,无对立,不足球,你支持你心爱的,其他的都不重要,即便奖项。但是在中国的网络空间里,在一个截止到目前,监管和督查还相对宽松的环境里,所有乐于自我表达的人群,能在一个最无关国计民生的社会话题上,找到自己宣泄的窗口——翻译成网络语言,这就是吐槽。

  要说这是没有信仰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一代,肯定有点危言耸听,可距离真实又有多大差距?恰恰在一个看似和我们不相干的十万八千里之外的一个奖项评选,大家都找到了可以不负责任直接交锋的一片战场,这比讨论篮球足球哪个在中国是第一运动,还可以吐得更加肆无忌惮。

  有一位媒体同行对我说,这样混乱的舆论环境,是一种社会民主前的正常现象,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声浪最大的人群,却未必是最有影响力、最敢承担责任、最具备建设能力的人群。沉默的大多数里,未必没有观点和立场,只是在足球这样的时间上,观点和立场属于个人,在社交网络上交互攻讦?干卿何事?

  (佚名/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分享到:
猜你喜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