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画报:“小蚂蚁”戴维森 转战勒芒的前F1车手

2013年07月04日14:14  外滩画报 微博
英国车手安东尼-戴维森英国车手安东尼-戴维森

  从 F1 围场退出,转战其他拉力赛,比如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或勒芒赛,对于大多数F1车手而言,都是一种每况愈下的选择,或为继续赛车生涯,或仅仅为了养老。34 岁的英国车手安东尼·戴维森经历也不外如此。没背景,又缺少运气,虽然实力并不输给发小巴顿,但直到被迫离开 F1 围场,戴维森也没能从试车手的位置上更进一步。但比其他前F1车手幸运的是,转战勒芒这项号称“全世界最乏味”的赛事,拥有坚韧性格的戴维森反而大放光彩。在今年的赛事中,他作为丰田车队的首席赛车手,驾驶 8 号赛车苦苦追击冠军奥迪车队直到最后半小时,虽然仍未打破前者在勒芒的统治,只拿下亚军,但戴维森的耐力却为他赢得最响亮的掌声。

  2010 年 6 月,已投身勒芒的戴维森同时也参加一些别的比赛,以维持自己赛车的感觉。图为他作为标致车队第 7 号车首席赛车手参加赛百灵 12 小时耐力赛。

  6 月 23 日法国当地时间下午三点,第90届勒芒赛落幕。格子旗长久地挥动在终点线上方,奥迪在这里十多年的统治依然未被打破,但追击者丰田已经做到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丰田 8 号赛车的追击直至 24 小时比赛的最后半小时,虽最终功亏一篑,却一样难掩车手光芒——绰号“小蚂蚁”的前 F1 车手安东尼·戴维森和他的队友们在领奖台上享受到了最响亮的掌声和欢呼声,所谓英雄,所谓虽败犹荣,不过如此。

  勒芒赛全称 24 小时耐力赛,是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齐名的世界三大最著名的汽车赛事,而勒芒,更是以“最辛苦、最乏味的单项赛事”之名享誉世界。一般的耐力赛只有 500~1000 公里,而勒芒赛则长达 5000 公里。

  勒芒从没有夏天,时至 6 月,这里依然风雨频来,整个赛事期间都透着丝丝寒意。矮矮小小的戴维森总是习惯性地缩着脖子,岁月并没有在这个英国人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出生于 1979 年 4 月 19 日的他其实比发小巴顿还要年长 1 岁,但那么多年来,无论是在 F1 默默无闻的试车手,还是后来底层车队里的中流砥柱,再到失业转而担当比赛评论员,戴维森永远是这样子,浅浅地笑着,平静如常。如今,他终于在勒芒赛场成了大明星。

  6 月 19 日,2013 年第 90 届勒芒 24 小时汽车耐力赛期间,英国车手安东尼·戴维森(右)和法国队友斯蒂芬·萨拉兹(左边戴帽者)一起为自由练习赛环节作测试准备。

  F1 梦断,都是巴顿惹的祸

  戴维森在 F1 的日子并不长,2001 年赢得欧洲 F3 冠军后的7年间,他辗转米纳尔迪、BAR 英美和超级亚久里三支车队,从代打车手、5 年试车手生涯,再到成为正式车手,断断续续总共只参加了 24 场比赛。2008 年超级亚久里车队赛季开赛五站之后无以为继,宣布退出,戴维森的 F1 生涯戛然而止。此后的日子里,空有一身实力,没有赞助,也不再年轻的英国人再也没能坐回 F1 驾驶舱。

  对于戴维森来说,很多事情也许都是命,和巴顿一起长大的他,同样也是一路拿着冠军,不输天赋,不输实力,却输了运气。2000年当时还是三大豪门之一的威廉姆斯车队因为蒙托亚的个人选择问题突然出缺,年仅 20 岁的巴顿得到了这个位子,继而成了 F1 最年轻积分获得者。同年,戴维森拿下迈凯轮年度最佳新秀,前途无量。一对英国车坛双子星似乎正扶摇直上,但幸运女神眷顾巴顿,却遗忘了另一个同样出色、甚至更为勤奋的英国人。

  2002 年巴顿在雷诺表现平庸,被当时的超级新星阿隆索抢走位子,无奈转投 BAR 英美车队。而 BAR 英美车队的这个位子本来是为已经在车队试车一年的戴维森所准备的。2004 年巴顿闹出转会威廉姆斯又毁约的闹剧,受害者全都是戴维森——2004 年他因为本田的报复性阻挠未能参加威廉姆斯车手选拔测试,2005 年巴顿毁约留队,戴维森转正的希望再度落空。最终,巴顿在布朗手下修成正果,加冕 2009 年的世界冠军。而戴维森仅在 2007 年在有着“本田二队”之称的超级亚久里车队参加自己唯一的完整 F1 赛季,一分难求。同一年英国超级新星汉密尔顿横空出世,连巴顿都惨遭遗忘,开着最弱赛车的戴维森更是鲜少被注意。

  雪上加霜的是金融风暴来袭,就在所有人以为再有一到两个赛季历练之后戴维森能如愿加盟本田担纲重任时,超级亚久里车队在 2008 年中宣告车队破产直接退出,随后的 2008 年年底,欧洲金融危机把本田车队也一并吹出了 F1。

  在 F1 的日子里,戴维森过得并不如意,没有竞争力的赛车,长年挣扎于小车队,巴顿的阴影之下求生存。2009 年欧洲金融危机过后,F1车队财政状况每况愈下,车手席位个个明码标价,像戴维森这样的平民车手,没有可能谋得一席之地。今年 F1 所有 22 位车手中,真正的“非付费车手”只有世界冠军们和马萨、韦伯、罗斯伯格,一共 8 人。

  勒芒赛事结束后,车迷拿来安东尼·戴维森的自传让他签字。离开 F1 围场,以坚韧个性著称的戴维斯反而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位置。

  最辛苦、最乏味的赛事

  在 F1 的日子,戴维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好想比赛!”到了勒芒,他终于可以长时间参与比赛了。从 2009 年开始,今年已经是戴维森连续第 5 年征战勒芒赛场。

  勒芒 24 小时比赛,每队都是 3 位车手轮换,赛事组委会会对所有报名车手进行评级,每队至多两名“E 档”(excellence,优秀)车手,这也意味着即使是奥迪和丰田这样的顶级厂队,都有一名车手实力偏弱,而像戴维森这样的前 F1 车手们也就必须承担起更多责任。

  和 F1 车手个个众星捧月不同,勒芒的比赛更纯粹,没有那么多商业活动,没有那么多媒体采访,有的只是不断地驾驶。戴维森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独来独往,身边没有新闻官时时监督,也没有家人紧跟,能干的事情自己都干了,除了坐进赛车之后,他和车队的任何人没有差别。

  比赛开启前的周五,所有勒芒车手一起前往市中心乘坐老爷车参加巡游,戴维森和队友们一起,亲自搬着车队送车迷的一箱箱小礼物,从自驾车搬到指定地点,然后拆箱倒进老爷车里。完成了这些工序,老爷车启动,戴维森一边巡游一边不断地向人群派送车队礼品,脸上总是挂着笑。

  勒芒的比赛也是如此,简单纯粹,没有 F1 那么多策略,也没有复杂的赞助关系、人际关系,比拼的只有赛车,值得依靠的只有车手,更好地保护轮胎,坚持更长时间驾驶,而这些恰恰都是戴维森的强项。在丰田 8 号赛车里,承担发车重任的是戴维森,虽然勒芒采用滚动发车,但当初在 F1 练就的飞行圈能力在比赛最初的几圈中依然效果显著。发车一圈之后,戴维森就超越了奥迪厂队的 3 号车,为整场比赛最终力压两辆奥迪厂队赛车夯实基础。

  随着比赛的进行,当年在 F1 的印迹,到了勒芒依然鲜明,在所有车手中,戴维森的第一段圈数最多,英国人在单圈 4.185 公里的赛道上完成了整整 15 圈才更换轮胎。而戴维森的耐力更令人肃然起敬,丰田的第一次车手轮换是在比赛开始 3 小时 35 分钟之后,尽管由于发车不久的严重事故,安全车带领了整整 57 分钟,所有车队的第一次轮换都有所延后,但戴维森不但成了 2013 年勒芒 24 小时全场最后一个爬出赛车的发车车手,也是极少数一次驾驶超过 3 个半小时的车手,一般这样长时间驾驶只在本队其他车手出现受伤或严重事故时被迫两人轮换才会出现。

  在勒芒 24 小时竞争最激烈的 LMP1 组八辆赛车中,三辆来自实力强劲的奥迪厂队,而丰田厂队则有两辆车出战。在赛车不如奥迪的情况下,早在赛前,丰田就已经承认了胜利难求,但依靠车手的能力,丰田得以在场面上不落下风。

  “这里的天气太令人抓狂了,持续的大雨让驾驶非常非常艰难。下雨时加速真的很艰难,但我必须追回进站时损失的时间。我竭尽全力了,控制赛车不滑出赛道,还得跑出不错的长距离节奏。这是我印象中最艰难的驾驶!”完成 2013 年勒芒第一段超长时间驾驶后,戴维森略显疲惫地总结道。

  对于习惯了 F1 每场比赛 1 个半小时左右冲线的戴维森来说,勒芒的艰难不仅仅是每次 2 小时以上的长时间驾驶,夜间驾驶更是巨大挑战。他离开 F1 的时候还没有新加坡夜赛,而勒芒的夜间赛道照明条件与 F1 新加坡的“亮如白昼”相比,更是天差地别。经验偏少的车手都对此很不适应,“黑夜的比赛尤其艰难,今年比赛受雨水困扰严重,安全车出动很多,半夜里一片黑暗还要跟在安全车后面,不得不变着法子让自己保持清醒!”

  车队对此也各有对策,有的车队把主力车手安排在半夜出场,为了追回差距,而戴维森则更多被赋予了白天驾驶的使命,他和布埃米在比赛最后 4 小时的表现,堪称经典。勒芒最后阶段的暴雨侵袭,让强大的奥迪阵营损失了 1 号车,奥迪 3 号车虽然也发生撞车,但足够幸运得以回到维修站修复,而丰田一边伍兹和中岛一贵领衔的 7 号车也未能幸免,严重撞车后驶回维修站时已是面目全非,唯有戴维森和布埃米,岿然不动,持续追击着奥迪 2 号车,直至最终冲线遗憾落败。

  6 月 22 日,法国勒芒,2013 勒芒 24 小时汽车耐力赛赛况。图为戴维森所在的丰田车队进入维修区作短暂休整。

  用评论员工作延续 F1 梦

  在 F1 混迹的日子,戴维森过得不算开心,成绩平平,更算不得明星车手,矮小的他在围场实在很不起眼。不过,当大牌们牵着名模女伴出现吸引大票摄影记者追拍的时候,戴维森其实也在围场谈了一场不平凡的恋爱,他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是红牛的前身美洲虎车队新闻官卡莉·邦德。

  两人相识时,一个是 BAR 英美车队试车手,一个是美洲虎车队新闻官,交往的过程很符合戴维森的性格,平平淡淡,水到渠成。交往将近三年之后,两人于 2006 年 8 月完婚。在 F1 围场,车手与女明星大多是风光一时曲终人散的剧情,鲜少有如戴维森夫妇这样修成正果还得以长久的佳话。但这样的围场夫妻也各有牺牲,有的是一方在结婚后调离比赛团队,安心待在总部看家,有的则是一方因工作特性而离开围场,鲜少有夫妻能在一支车队共事。在嫁给戴维森之后,卡莉驻扎英国,担任戴维森的私人助理,很少在围场露面。

  戴维森显然还不想离开,当初拒绝包括美国印地赛在内的各种赛事邀请,留在 F1 当试车手,只为了那个不变的梦想,如今亦是如此。在放下了 F1 方向盘之后,戴维森接过了英国广播公司 BBC 的话筒,成为 F1 的赛事评论员。作为一个纯正的英国人,这位能言善道的前 F1 车手迅速获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认可。而大众并不知道的是,和他的赛车生涯一样,评论员这份工作戴维森也是从“临时工”开始干起的,2006 年匈牙利站,著名 F1 评论员马丁·布伦德尔休假,英国独立电视台找来戴维森“代班”,仅仅一场比赛,他的解说得到了车迷认可,不少人甚至要求戴维森全赛季解说比赛。

  而如今的评论员工作在戴维森眼中,意义不仅是养家糊口,担任评论员保证了他在围场中的出勤率,也延续着他的 F1 梦——“人们一直看到我,才能在有可能的时候想起我,也许,就还有机会再开 F1 。”岁月匆匆流逝,当年的“小蚂蚁”也已经 34 岁,对于 F1 来说已是一去难回,但在勒芒的赛场他还正当年。

  (文/石一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