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骅盼在上赛道首秀 新赛季首要目标是完赛

2012年11月07日12:0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微博

  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终于迎来了史上第一位中国赛车手!西班牙F1车队HRT昨日宣布,上海车手马青骅[微博]将作为正选车手,代表该队征战2013年度的F1赛事。马青骅随后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2013年,他将参加F1排位赛和正赛。这个星球上最受欢迎的赛车运动,终于有了中国车手的身影。

  F1中国第一人

  首秀盼在上赛道

  1987年12月出生在上海的马青骅,9岁起在父母的引导下,开始卡丁车初级入门训练,一步步走向F1。今年3月,马青骅作为西班牙HRT车队“青年车手培训计划”的一员参加了培训,并于4月正式加盟HRT车队,此前在F1意大利站自由练习赛中,马青骅完成了自己在HRT车队的首秀。在随后的新加坡站和阿布扎比站,马青骅继续保持稳定、零失误的表现,最终赢得车队认可,昨日顺利宣布“转正”,成为车队二号车手。

  发布会上,马青骅表示:“今天对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日子,F1生涯从今天真正开始。赛车运动赋予了我生命,而F1是我追梦开始的第一步。我很高兴,也很骄傲能代表中国出战F1。今天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在未来顽强拼搏,为家乡、为中国赢得荣誉。”他还表示,非常愿意将自己在F1的首秀放在上海,在家乡父老面前完美亮相,但具体还要看车队安排。网友在点评此事时称,“中国继拥有了姚明的高度、李娜[微博]的力度、丁俊晖[微博]的准度后,又拥有了马青骅的速度。可喜可贺。”

  先不说拿分

  新赛季力求完赛

  展望新赛季时,马青骅表示,能够和世界顶尖车手在同样一个舞台上去表现自己已是荣幸,“不过由于HRT还是一支新的车队,我们还需要时间去积累经验,提高赛车及车队实力,当然我希望尽我所能去帮助车队更快进步。”考虑到F1中小车队车手席位更新速度频繁,要求马青骅明年迅速出成绩不太实际,就下赛季而言,他每一次完赛、每一个积分,都是惊喜。

  力求完赛还是可以做到,但以马青骅稚嫩的驾驶技术,要拿到积分非常艰难。要知道从2010年至今,HRT车队还没有拿到一个积分,最好的成绩是卡斯基扬在摩纳哥的第15名。对于马青骅而言,只要成绩能压住队友德拉罗萨也算不小的成就。毕竟他是一年级新生,队内PK中胜出也是一个肯定。不管怎么说,马青骅进入到了F1,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接下来任何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是一个成功的脚印。25岁的马青骅,前途无量。

  马青骅赛车生涯

  1996年 卡丁车初级入门

  1998年 上海八万人室内赛车馆会员赛第一名

  2001年 上海IB卡丁车俱乐部公开赛年度冠军

  2004年 亚洲康巴斯方程式锦标赛年度总冠军

  2005年 A1中国赛车国家队车手选拔赛第一名 加入中国A1车队

  2006年 在欧洲参加雷诺方程式锦标赛

  2008年 进入英国拉夫堡大学机械工程系进行系统学习深造

  2009年 参加英国F3锦标赛并获得第四名

  2012年4月份 正式成为F1车队HRT车队试车手。

  2012年11月6日 HRT车队宣布马青骅成为正式车手,出战2013赛季F1大奖赛。

  揭秘

  “F1中国第一人”不好当

  天赋和赞助 一个都不能少

  “每次参赛,

  家里要少一套房子”

  培养儿子那可真是下了大钱,用马青骅父亲马强云的话说就是:“家底都干了!”

  马强云开始只是想通过卡丁车来锻炼儿子的胆量,马青骅8岁开始练习。开卡丁车费用不菲,好在这时已赚得第一桶金的老马开了家进口车维修厂,生意红火,所得收入勉强能支撑儿子学车。1997年南京卡丁车比赛,首次参赛的马青骅就拿了冠军。马强云觉得青骅可以在赛车上有所作为。15岁后,马强云夫妇每个周末带儿子打“飞的”去珠海练车,周日晚上再回上海。“半小时一节的训练课需要1500港币,一天练8节。练车费接近15000元,加上来回机票、食宿,去一次要3万。”马强云称:“在初期阶段就要差不多500万以上。所以选择进入这个行当要慎重。”

  另一些额外费用同样惊人。赛车开到极速,非常容易发生碰撞,“我记得他在珠海赛道最后一个弯的极速是148码,青骅在这个弯撞过两次,前后共赔了50万。”马强云还清楚地记得,第二次撞完后,儿子低声跟妈妈说:“你要准备几十万啊。”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家没有印钞机。马强云后来算过一笔账,他跟青骅说:“你每次去参加比赛,我就得少掉一套房子。”

  成功关键:

  商业赞助+中国市场

  F1是一项“烧钱”的运动,想要成为一名F1车手,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不可缺少的。据悉,当初HRT签约马青骅,就是因为获得了一家海外投资公司的支持。马青骅因此被不少媒体打上“付费车手”标签。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在F1,付费车手一直都是大多数中小车队的经济主要来源。这些车队希望借助F1平台,吸引能带来赞助商支持的车手。此前HRT的印度车手卡斯基扬就是如此,如今马青骅亦是。不过“付费路线”也只是一个敲门砖,要拥有好成绩还得看实力,马青骅接下来要证明自己的路还很长。

  成都晚报记者 张宇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