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鉴” 卓越已扬帆

2016年11月09日09:29    中国体育报 收藏本文

  十年耕耘育人才 再上台阶创一流

  ——访总局群体司巡视员兼副司长范广升

  本报记者季雪峰

  “总局人力中心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十年来,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做了大量的非常出色的工作。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与全民健身事业息息相关,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质增效、满足群众多元健身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总局群体司巡视员兼副司长范广升对体育职鉴工作十年来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范广升说:“在不断推进全民健身工作过程中,体育职鉴工作培养了十多万符合国家技能标准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举办各类专业技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帮助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职业技能,不断优化健身指导服务水平;积极谋求将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成果引入全民健身,帮助更多的人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健身活动,有效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系统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落实、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来,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鉴定数量大幅度提升,健身指导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振兴体育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健康中国建设有力支撑的大背景下,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与全民健身事业息息相关。”范广升说,通过开展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体育行业从业人员和社会体育工作者,为全民健身事业注入新生力量,已经成为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保护群众基本健身权益,适应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效提升了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近几年迅猛的发展势头也客观反映了社会的强烈需求。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全民健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必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需要有一大批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健身指导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市场一线为百姓提供高水平的健身指导服务。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及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体育职鉴工作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的多元诉求统一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统筹、协调、整合。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作为政府体育部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抓手,必定要承担艰巨且重要的任务。在当前形势下,要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成为新时尚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在体育市场和全民健身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和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范广升说:“职鉴工作还要加强对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研究;要完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政策制度和实施细则;要加强对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的改革和探索;要完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保障;要认真做好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等工作。”

  职鉴感悟

  ★北京:树立大局意识,求真务实,坚持“质量为本,服务为先,科学发展”,坚守原则性和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鉴定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确立工作地位,赢得未来。

  ★河北:回顾十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方式,注重工作实效,强化职鉴队伍素质,使职鉴工作规范化。

  ★黑龙江:十年,是社会影响力提升的十年;是管理机制强化的十年;是鉴定程序依法规划的十年;是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的十年。

  ★上海:十年的探索与奋斗,上海体育职鉴工作围绕上海全民健身工作,从“理顺机制、提高质量、树立品牌”三个方面着手,不断推进职鉴工作开展。

  ★浙江:十年来,坚持“顺势而为、应势而行”的工作思路,以体育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体育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抓手,以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不断拓展工作。

  ★广东: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努力探索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之路,十年硕果累累。始终铭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陕西:“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十年来,鉴定工作“质”量并重,紧抓人才队伍,强化业务合作,开拓项目市场,加强工作宣传,努力推进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江苏:回顾十年,展望未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服务体系,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为牵引,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推动体育职鉴工作再上新台阶。

  ★重庆:2008年建站以来,始终确保鉴定质量为第一要素,坚持“重质量,抓基础”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鉴定工作稳步推进。

  ★四川:自2007年建站来,鉴定人数、批次、规模不断扩大。充分认识职鉴工作意义,准确把握职鉴工作政策,严格执行职鉴工作规范,全面完成职鉴工作任务。

  ★天津:十年弹指一挥间,职鉴人憧憬、从容、坚毅、执著地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走上正轨。始终坚持“求实做人,求质工作,厚积薄发,心在梦在”。

  ★安徽:安徽省体育局高度重视,将职鉴工作纳入规划、纳入考核、纳入制度。在鉴定质量把控上注重三个“下工夫”,在基础建设上注重“三个打造”,在业务开展上强化四个合作,推动职鉴工作不断前行。

  ★山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8年来,本着“严谨务实、开拓进取”的态度,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服务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大局。

  ★湖南:回首鉴定工作历程,感慨万千,鉴定规模不断发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展望未来,明天会更加光辉灿烂。

  ★湖北:从“构建职鉴工作平台,提高职鉴工作能力,扩大职鉴工作影响力”着手提升体育职鉴工作水平。“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宁夏:自建站以来,结合西部地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秉持“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创品牌”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稳步推进职鉴工作开展。

  ★新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职鉴工作与单项体育协会紧密联系,按照“紧扣新疆实际,拓宽鉴定项目,确保培训、鉴定质量,推进社会影响”的原则,稳步推动职鉴工作发展。

  ★内蒙古:自建站以来,在常规上抓落实,不断创新工作手段,拓展工作领域,职鉴工作有序推进。深刻体会到“高度重视是前提、政策保障是动力、经费支持是支撑”。

  ★江西: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以服务全民健身为出发点,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的有利契机,加快步伐推动体育职鉴工作开展。

  ★辽宁:开展鉴定工作7年来,抓基础、重质量、强队伍,树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性和认可度,确保了体育职鉴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吉林:8个年头,秉承“加快体育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体育市场发展”的目标,推进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同时,抓住2022年冬奥会契机,重视冰雪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

  ★福建:尽全力为全民健身服务保驾护航,这是体育职鉴人的目标;在压力中追寻工作的快乐,这是体育职鉴人特有的乐观品质。任重而道远,努力前行。

  ★河南:2011年建站以来,不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扩大鉴定数量和规模。

  ★甘肃:职鉴站于2008年10月始筹建,2009年12月批准成立,2012年正式挂牌。通过“整合资源、平稳对接”使体育职鉴工作开展稳步推进。

  ★贵州: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以“热忱服务、扎实工作、提高效率、促进和谐”为理念,脚踏实地为规范健身市场做好服务。

  ★广西:“艰难困苦千杯饮,职鉴之花耀八桂”。走过6个年头,“鉴”真情、“鉴”成果、“鉴”风格、“鉴”发展,是广西职鉴人执著的奋斗目标。

  ★云南:几年的职鉴工作走来,接触了一种主动出击、创新思维的全新工作模式,体会到了职鉴大家庭的和谐温馨。

  ★海南:起步较晚,开展工作存在困难。但“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才干是练出来的”,职鉴工作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季雪峰整理用户名密码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做评价

文章关键词:工作体育全民健身职业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