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益

2016年07月18日09:59    中国体育报 收藏本文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继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之后,体育产业领域颁布的又一重要文件,指明了未来五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规划》指出,要以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一、体育产业结构问题有待重视

  体育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一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该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业比重稳步增长、体育产业内部结构高端化发展趋势逐步显现、社会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较为明显、产业布局结构呈现集群和联动格局、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所增强、产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合理等。但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相对缓慢,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在体育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服务业中竞赛表演、体育培训、运动康复、体育传媒等高端体育服务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且国际化程度不高。体育用品业方面,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体育用品公司还不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产品和经营模式同质化竞争严重。二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效应释放不明显,“互联网+”、智能制造、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在带动传统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体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的实质性作用还未显现,尚未培育出体育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三是产业结构优化中集约化程度还有待加强。尽管“十二五”期间,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以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体育产业往集聚化方向发展,但这还仅仅是初级阶段,体育产业的集约化水平还远远不够,产业集约化发展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创造的产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产业布局结构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体育产业规模较大,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则较为缓慢,产业特色不明显。五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与人才结构调整尚未有效匹配,体育产业人才的数量、水平、结构等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复合型高级人才非常缺乏,在培育体育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方面还缺少相应的基础与政策支持。此外,体育产业职业标准化水平比较低,市场化水平不高,缺乏综合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缺乏对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分类,特别是针对新兴业态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下转第三版)

文章关键词:体育产业结构产业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