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慢性运动伤害

2015年08月08日00:34    中国体育报 收藏本文

  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很多时候急性运动伤害并不让人担心,因为它们来得快去得急。真正让人畏惧甚至影响健身习惯的是那些一时不易察觉、但日积月累最终成疾的慢性运动伤害。

  事实上,生活中的慢性运动伤害并不鲜见,比如我们常常听说的网球肘、劳损膝、扳机指等,很多因为运动而产生的损伤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也对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运动如果不注意正确的运动方法,常年累月下去必然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在我们准备长期坚持某项运动时,一定要对这项运动的锻炼方法、锻炼部位、锻炼效果进行深入了解,也要对它有可能导致的慢性伤害提前知晓,并在进行过程中警惕身体出现的病痛信号。

  大多数人所遭受的慢性运动伤害都是关节、肌肉等部位的慢性、劳损性损伤,其中关节损伤,特别是膝、肩、踝和肘关节的损伤最为多见。根据骨科专家的建议,锻炼后如果感到关节、肌肉、韧带不适,不能麻痹大意,如果伤病久不散去,应尽快就医。

  慢性肌腱炎

  肌肉(肌腱)反覆过度使用下,造成肌腱连续性的轻度受伤,使得肌腱产生慢性发炎的现象,称为慢性肌腱炎。著名的运动伤害“网球肘”,即是指网球选手肘关节外上髁处的慢性肌腱炎。

  对于人体来说,手指与手掌交接的关节、大拇指、手肘、肩膀、下肢比较容易产生慢性肌腱发炎,患部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红肿与发热的症状。因此在从事一项体育运动时,要谨防单一、反复使用某一部位。

  治疗方法:虽然使用消炎止痛的药物可减少慢性肌腱炎的痛楚,但找出发炎的原因,并予以适当的治疗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休息是最佳治疗方法,同时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以消肿、消炎,如冰敷、热敷、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或吃消炎止痛药控制发炎反应。较严重患者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震波治疗。

  关节炎

  关节炎可分为数十种,产生原因很多,而有关运动伤害形成的关节炎,是指关节过度负荷或未经适当训练而给予重负荷,使得关节受伤而发生退化性的病变。症状则有疼痛、压痛,但不一定会肿大,关节活动时经常会有声响发出,有时则会出现肿胀痛觉或无力感。

  进行某些体育锻炼会导致关节炎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只要我们坚持科学正规训练,是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的。不过与体育有关的关节痛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由于锻炼时准备活动做得不够,不注意循序渐进等造成膝、踝、肩、肘等关节损伤;二为慢性劳损,由于运动量和强度过大,活动过于剧烈,局部负担过重,甚至有些微细的损伤,慢慢地形成慢性劳损,如跑跳过多,半蹲动作多,膝关节的反复牵拉、磨损,使髌骨的软骨面及肌腱发生退行性变性;三是运动后关节处受风寒的侵袭,局部血管突然痉挛,造成局部组织代谢障碍,也会出现关节的酸痛。

  治疗方法:事实上,对慢性关节炎或关节痛,在进行针灸、按摩、理疗、服药、敷药等治疗的同时,加上一定的体育锻炼,会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其它类型的关节炎在急性期不宜采用体育锻炼,而在慢性期,功能恢复期则配合体育锻炼是必要的。

  肌腱腱鞘炎

  人体手脚的肌腱外围由含润滑液的腱鞘包住,它具有润滑肌腱的作用。慢性的肌腱腱鞘炎起因在于肌腱长期反复过度使用,造成磨擦性伤害,或是急性的肌腱过度使用未完全治好,而继续运动导致反复性发作。由于肌腱的润滑作用受到限制,因而肌腱在活动时产生疼痛并发出声响。

  健身运动导致腱鞘炎的概率不算太高,但无论何种运动,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关节过度劳损,定时休息。运动中,手指、手腕不要过度弯曲或后伸,提拉重物手指、手腕用力不要过大,连续时间也不宜过长,结束后要搓搓手指和手腕,再用热水泡。

  治疗方法:腱鞘炎初诊或症状较轻时,可采用制动、理疗或局部封闭保守治疗,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反复发作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疲劳性骨折(擦伤、裂伤、创伤等)

  骨骼在长时间的过度使用下,会在主要的压力点形成压力性骨折现象,症状是运动时受伤处会产生持续疼痛与刺痛感,休息时的症状会明显缓解。疲劳性骨折又称行军骨折或应力性骨折,多因骨骼系统长期受到非生理性应力所致,易发于胫骨、跖骨和桡骨。

  疲劳性骨折易发生在骨骼应力集中的部位,是常见训练伤之一,它与超强度训练或姿势不当有关,多发生于频繁的长跑、越野训练或单一课目的超负荷训练中。此外,也常见于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如篮球、足球、网球、田径、体操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经常坚持大运动量锻炼的中老年人也在其中。

  预防措施:疲劳性骨折发生发展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性损伤过程,避免骨骼疲劳损伤是预防疲劳性骨折的关键。运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掌握好运动量,避免超负荷运动而导致骨骼损伤。

  急性伤害处置不当

  对于一些人来说,要特别注意急性伤害处置不当所导致的运动伤害不易复原,甚至产生恶化或长期的后遗症,如肩关节的“习惯性脱臼”与踝关节的“反覆再发性扭伤”。

  例如踝关节扭伤后,一般人常犯的毛病是欲速则不达,认为扭到脚踝可能只要休息一两个星期就好了,如果受伤程度较轻,同时能够真正休息,复原后也不会马上就进行激烈运动当然没问题,但如果不能这样,就要格外小心了。

  治疗方法:事实上,很多类型的急性运动伤害不仅需要及时正确的处理,复原后一段时间内更要注意对受伤部位的保护,这样才不致于产生隐患。

  滑囊炎

  滑液囊在关节附近扮演缓冲的重要角色,一旦关节过度负荷使用或受伤时,往往会引起滑液囊发炎。症状为肿胀、压痛与关节活动障碍等,有时症状类似关节炎,不易诊断。

  滑囊炎可以由损伤引起,部分是直接暴力损伤,有些是关节屈、伸、外展、外旋等动作过度,经反复、长期、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滑囊劳损导致炎症,滑囊可由磨损而增厚。因此在体育健身中关节屈、伸、外展、外旋等动作过度的项目要引起注意。

  治疗方法:预防滑囊炎需加强关节保护,养成锻炼后用温水洗手的习惯,并建议在运动后将手臂自由摆动。其治疗应针对病因,结合临床表现采取不同措施,急慢性损伤性滑囊炎,可穿刺抽液后囊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因骨骼畸形引起的滑囊炎应矫正畸形,同时加强劳动保护;少数慢性病人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疼痛较重,囊壁肥厚影响活动者,可做滑囊切除术;有继发感染者,应行外科切开引流。用户名密码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做评价

文章关键词:运动肌腱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