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双10号种子郑洁/米尔扎在当地时间8月31日晋级16强,前者满场飞奔的场面相当抢眼,赛后更是引得外国记者再一次道贺。上一次他们来表达敬 意,是川妹子第二轮苦战3盘淘汰大威的时候,当时她不但扛住了对手的凶猛发球,还抵挡住了10200名本土球迷的助威声。赛后,这个被公认为“斗士”的姑 娘在阿瑟阿什球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川妹的根 骨子里依旧倔强
全世界的观众都会支持本国球员,但美网是最“护犊”的。尤其是当传奇人物大威比赛时,他们不但会为她的每一记得分叫好,甚至还会骚扰对手。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郑洁顶住压力获得胜利。她说自己其实听得见现场的声音,但越是处于劣势,她越要展示出最好的网球。
“可能是从小的习惯。”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总是给人以这种顽强的感觉时,川妹子说道:“从小身体条件不是很好,青少年时期养成了连出界球都要去追的习惯。 后来,就慢慢变成每个球都要去拼。最开始到国家队的时候,教练说‘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培养型的人才,只能成为被使用的人才,所以你只能抓住每一次机会,才能 出成绩,从而参加更多比赛。’”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被看低的时候选择放弃,但郑洁没有。她说这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因为她是地道的四 川姑娘。“虽然大家都觉得我性格比较温和,没有那么爆。其实,我在骨子里还是有倔强的一面。我从来不会跟人起正面冲突,但你要是激我的话,我会以更多的努 力作为回应。”
妈妈的话 学会了换位思考
巡回赛里每一场都很难,你除了要应对对手之外,还有现场有偏好的观众、突然的降雨甚至偶尔的误判以及其他情况。有的球员每每遇到这些都会手足无措,从而影响到比赛。但郑洁不会,她总是能够保持专注,她甚至能够理解那些喊自己双误的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教会我换位思考。所以,我想如果是我在中国打比赛,球迷们肯定也会这么支持我。我妈妈说‘很多事情都是两面的,有好有坏。你可能 这么认为,别人可能不一定这么认为。大家站的位置不一样,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但无论如何都不能用语言攻击别人。’我觉得,有时候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 题,可能会更容易放下很多事情,更坦然一些。”
听妈妈的话并且将其变成人生准则,郑洁说自己变得越来越平和。“有时候我受到攻击或者不理解也会难过,但换位去想就会安静下来。小时候可能不明白,觉得为什么这些人都要说我不行。但现在长大了,我会很感激他们,否则我可能不会坚持到今天。”
左脚的伤 人生低谷助反弹
郑洁之所以给人以“斗士”的印象,除了她在场上的表现之外,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作为一名老将,她身上有很多伤,2007年左脚受伤更是差点让她跟网球说再见,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其实我最惨的是2007年脚做手术,最好的是做完手术回来以后的状态。人经历了最差,之后就会觉得最差也不过如此,可能很多东西看的可能就更开一些, 包括我经历了脚和手腕的手术以后,就是会觉得那个时候差点打不了球,现在就会很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很多球员都会在采访时说“up and down” (起起伏伏),而对于川妹子来说,她认为反倒是“down”能够更自己更多反弹回来的力量。
那一年的法网,郑洁左脚脚踝韧带撕裂,有两 块骨头卡在骨腔里。要不要做手术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她:如果不做,就没有办法打球;如果做,医生说不一定能够好,而且恢复也需要时间。但出于对网球的热爱 和不舍,她最终还是做了手术。“人的软骨有4层,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发现我都磨到第三层了。这是没有办法恢复的,现在只能加强训练,让这一部分的力量更 强。后来觉得自己做了正确决定,不然也许我的职业生涯早就结束了。”
未来的路 投身青少年网球
上个月在温网,郑洁度过了自己30岁生日。虽然WTA[微博]并没有规定球员在多大的年纪要退役,可的确是没有谁可以一直打下去。对于未来,这位中国网球的引路人打算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当教练,这个方向我的确在考虑。现在‘郑洁杯’也已经办了5年,这是我自己想办的。刚开始的前两年并没有赞助商,是我自己花钱。我觉得中国球员小时候 很少有机会参赛,像我们刚进入职业比赛,踏上球场怵别人,关键时刻不知道怎么办。而不像国外选手,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成熟了。当时就是这样的出发 点,让青少年参与到比赛中来,成长得更快。”
经历了职业赛事洗礼的她说打网球其实并不一定要打职业,而是能够锻炼小朋友的身体和性格。 “我小时候其实特别不爱讲话,有点内向。但网球让我每天面对记者,跟不熟悉的人表达想法,我就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在比赛中也会认识到很多球员,和大家成为 朋友,所以这个项目对我的改变也是很大的。”
晨报纽约专电
特派记者 葛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