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等金花成温网敲门砖 或在中国举办外卡赛

2013年07月02日07:52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陈志强(伦敦温布尔登7月1日电)

  在场上,她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尤其是与媒体和球迷的尴尬关系,但在场外,李娜仍然是英国人最看重的中国网球标志性人物,这项非常强调“传统”与“品质”的老牌赛事已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李娜当仁不让地成了他们的敲门砖。

  最传统的温网

  说到温网,想到的第一个词便是传统。始于1877年的该项赛事是历史最悠久的大满贯比赛,100多年来坚持绿色的草地、白色的球衣,也“坚持”下雨。最近5年,温网又有诸如中央球场加顶盖的大动作,温网商务总监米克·戴斯蒙德说:“这就是温网,一直在改变,又始终不变。”温网的一项传统,是在中央球场打球的球员必须向皇室行屈膝礼。漫步温网博物馆,从1877年至今的网球和温网发展历史历历在目,其中唯一的中国元素,来自于彭帅。

  温网还拒绝广告,所有球场内,你看不到任何在世界杯、欧锦赛或者NBA赛场上随处可见的广告牌。12家赞助商中,哪怕牌再大,也休想在温布尔登打广告。怎么回馈品牌厂商?戴斯蒙德说:“球场各处挂了很多钟,钟上都有劳力士的标志。裁判、球童、场地工作人员着装的胸前,服装赞助商的LOGO都有。如果场地上有太多LOGO,你就眼花缭乱迷失了,少了反而显眼。”

  温网还固执地坚持,第一周的星期天不安排比赛,法网都把赛程铺到前一个周日了。为什么?“因为这是传统。”戴斯蒙德说,“可以让进到前16的球员有个休息调整的时间;让员工也休息一天,可以去喝杯咖啡、吃餐饭,草地工也能利用这一天再修整一下草皮,让球场的条件更好。”但星期天不设比赛,不是会损失很多票房?戴斯蒙德底气十足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挣得足够多了。”

  “品质”是温网关键词

  传统和创新之间如何保持平衡?这是摆在温网面前的大课题,不过现在温网不担心自己会没落,尽管还未经权威认可,但在赞助商看来,温网已经是除奥运会、世界杯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性赛事,总共13天赛事,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200多家电视台转播。如今,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正摩拳擦掌搞扩建,未来10年更多球场、更多座位,甚至还要造一个高尔夫球场。“这事儿其他三大满贯可干不了,我们有土地。”米克·戴斯蒙德又一次“豪气”表示,他说具体的预算还没出来,但记得吗?温网不差钱。“美网就像一场大派对,但温网是最纯粹、最本色的网球比赛。小路上能碰见球员,跟他打招呼,‘嗨,你打得怎么样?’很多球员都跟我反馈,他们喜欢这样,在这里他们感觉很轻松。”

  相比澳网拿出比墨尔本气温还高的热情、打出的“最友好大满贯”的品牌,美网标榜的“最自由大满贯”——球迷可以在法拉盛公园随兴玩乐,温网的关键词是什么?都以为会是“传统”,但戴斯蒙德却说是“品质”。期待中国市场,希望李娜走得更远,在如此强调品质和传统的全英草地俱乐部面前,能入对方的法眼,可想而知是件多难的事儿,但李娜做到了。温网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戴斯蒙德表示,“中国市场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也在想如何和中国网协合作,帮助中国的网球,在那里开展一些教学。我去过中国很多次,一个朋友说,改变中国必须要‘加班’,我们想在中国长期发展我们的品牌。”

  从今年开始,不仅CCTV5直播,很多体育频道直播,这其中很难说没有李娜、郑洁和彭帅等中国金花的功劳。今年更是破天荒地,全英俱乐部邀请中国媒体到温网博物馆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但今年包括段莹莹、张择、吴迪在内的退赛选择,让温网也有些失望。不过温网目前正在探讨和中国网协、ATP、WTA讨论在中国办一个温网的外卡赛,所以“希望李娜越走越远,最好是能进决赛。”戴斯蒙德表示,“我代表俱乐部去过中国8次,还有个公司叫ipcn,把一些海外的内容传递到中国,比如达人秀、好声音,所以我很了解这些传播,我觉得我很了解中国的媒体,我们可能会有一个中国合作伙伴,让我们的品牌更全球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