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玩不过别人,中国在小球上的优势却是世界公认的。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世乒赛上,中国队包揽了所有项目的冠军,就连赛前认为“有点悬”的男单比赛,最终也成了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王励勤和马琳的胜利会师。同样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人们对羽球产生同样的期待就不足为奇了,“三杯统揽”似乎已和“大包大揽”一样成为事实,中国羽毛球队不觉中已被推到了非拿苏迪曼杯不可的风口浪尖上。
昨晚,中国队以5比0总比分将以羽毛球为“国球”的印尼队干净利落地斩落马下,人们似乎更有理由相信苏杯已是中国队的囊中之物。然而,从羽毛球队自身,到球迷、媒体、官员,真的有必要让羽球去和“国球”较劲吗?有必要对羽球也抱有横扫一切对手的期望吗?
就竞技体育本身而言,“包揽”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不确定正是体育的魅力所在。设想:如果足球的所有冠军都被巴西垄断,篮球的所有冠军都为美国独享,这两项运动是否还会如此受人关注?世乒赛中国军团的完美表演不禁让人产生幸福的“审美疲劳”,虽然中国羽毛球目前连“完美”都还称不上,但正是迈向“完美”的过程才无限精彩,真正“独孤求败”的滋味或许并不美妙。
“三杯统揽”对于中国羽毛球队来说是必须争取的,因为绝佳的机会就在眼前,但是“必拿”和“大包大揽”却是无需理会的,超越自我才应是客观的和现实的。
胡霄羽(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