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的归天赋,努力的归努力。
专业马拉松选手在训练、比赛、饮食等方方面面都与马拉松爱好者相差甚大,他们的目标是追求运动能力的极致发挥,而爱好者多半只是为了强身健体或实现自我的突破。用爱好和“别人吃饭的家伙”比试往往都意义不大。
当然民间也有高手,有些天赋异禀的跑者身上也具备专业马拉松选手那样的特质。这类“一饼”跑者自然可遇不可求,要多谢谢爸妈谢谢基因。
慢速肌纤维(红肌纤维)在体内的比例较高
优秀的糖原储存能力
高效的脂肪供能效率
强大的最大携氧能力
优秀的跑步经济性
较常人更高的乳酸阈值
极强的恢复能力
这些特质有些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提高,有些生来注定,羡慕不来的。
慢速肌纤维(红肌纤维)在体内的比例较高
人体肌纤维分为4种(也有说被分为3-5种的),其中两种基本肌纤维,快速肌纤维(白肌纤维)和慢速肌纤维(红肌纤维)。
对应的,快速肌纤维可以非常快速的收缩,并且承受较大的负担,在要求爆发力的项目,比如短跑等项目上,快速肌纤维就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慢速肌纤维则会在耐力项目中发挥主要作用,比如马拉松。这也是为什么让爆发力强的选手完成马拉松,往往成绩并没有他在短距离比赛上出色的原因。
肌纤维总数自出生后就不会改变,但经过训练,肌纤维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比如短跑、举重选手维度的增加(世界顶级力量型运动员体内快速肌纤维的比例可以达到75%,普通人则一般只有50%),长跑选手身型则显得更纤细。
以前有种说法,慢速肌纤维(红肌纤维)较多的人,先天上在耐力运动时能量消耗更经济,可以跑的更久更长,快速肌纤维(白肌纤维)较多的人,可能就需要花更多时间苦练,来实现提高。
在生理上,天生的马拉松选手往往具有高比例慢速肌纤维(红肌纤维)。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上图博尔特,百米9″58,下图基梅托、基普乔格和穆泰,马拉松跑的最快的人,基梅托是世界纪录2:02:57保持者,基普乔格最好成绩2:03:05。对比一下他们的身型)
优秀的糖原储存能力
马拉松选手经常提到的“撞墙”,就是因体内储备的糖原耗尽。假设人是一辆油电混合的汽车,那油和电对应的就是脂肪和糖原。糖原的转换效率比脂肪要高出很多,所以运动强度增大后,糖原所占的功能比例会快速提高。
但糖原在人体内的储存量很低,身体的糖原消耗到一定程度后,“慢热”的脂肪就会开始逐渐充当主要供能来源。哪怕安排的策略很得当,人体内的糖原也无法支撑完成马拉松这样长时间长距离的耐力项目。
目前网上有两类说法,一类认为光靠糖原最多只能支撑90分钟左右的耐力运动,一类认为糖原的消耗还是应该按照距离来算,也就是30公里往后,正好是专业/非专业选手都最容易遇到“撞墙”危机的距离。
所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提升运动中脂肪供能的比例,且提高脂肪供能的效率,来保证马拉松过程中糖原不被完全消耗尽(因为慢跑也是需要糖原参与的),另一方面优秀的糖原储存能力显然占据了先天的优势。
专业马拉松选手的糖原储存能力要比一般人出色的多,他们与我们比起来,有点像金霸王电池的那个兔子广告,一只能量满满,另一只则很快就歇逼了。
高效的脂肪供能效率
上面提到了糖原的稀缺性,那脂肪才是耐力运动里长久的能量来源。精英马拉松选手的优势在于,脂肪供能效率较一般人要高的多。
哪怕是个瘦子,体内的脂肪也足以支持很长久的耐力运动。跑步中安排大量有氧训练的本质,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如何提高你利用脂肪的效率。
极其强大的摄氧能力(VO2max)
同等能量储备情况下,最大摄氧能力(VO2MAX)越强,往往能跑的越快/越远。最大摄氧能力代表了人类有氧能力的极限值,后天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但先天因素会占据绝大一部分(网上有数据称是93.4%与遗传有关)。这就好比有些人天生就是体力狂魔,有些人却需要大量的有氧训练才能缓慢提升自己的体能。
并且最大摄氧能力属于慢慢积累、快速流失的“坑货”——提升如抽丝,下滑如山倒。有氧训练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工程,一般3个月以上才会逐渐建立。然而,半个月不练就有明显的下滑,停训1-3个月就只剩半成功力,如果半年没训练,那对不起,又回到最起初刚开始训练时的水准了。
最大摄氧能力会随着年纪增长慢慢衰退,但这个不算明显。好比篮球足球运动员30岁往下一般就开始走下坡路,而马拉松选手的巅峰期往往都出现在30-33岁之间。我们周围也有不少业余跑者是在35岁甚至更大年纪实现了PB突破(当然这和心态以及训练的投入也有关系)。
虽然最大摄氧能力后天最多可以提升5-25%,相比先天的差距还是很难弥补回来——有点像汽车的排量,大排量的车在速度表现上往往有不少先天优势,但是——最大摄氧能力并不代表与运动成绩直接挂钩,它只是有氧能力的最基本指标。
有纪录的最高携氧量数值是96,普通人可能只有40左右,顶级马拉松选手有不少达到75+,但是否90的一定比75的跑的更快?4.0排量的汽车是否一定比3.0排量的更快?答案是否定的。
优秀的跑步经济性
在相同的跑步速度下,专业选手比普通跑者消耗的能量往往更少。这代表了更高的跑步效率,也直接影响到耐力运动最后的结果。
跑步经济性有一方面就是跑步姿态,科学的跑步姿势可以实现更快的速率、更高的动作效率、减少受伤的机会,同时步频等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呼吸效率的改进。
除了跑姿,跑步经济性也与上述提到的几点条件、以及环境有关,但与最大摄氧量不同,跑步经济性后天的影响效应很大,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大幅进步。也有理论认为,跑步经济性对成绩的影响因素要远比最大摄氧量来的大。
当然先天体重占优的人自然更适合耐力长跑——那些马拉松精英几乎个个都是精瘦精瘦的。减掉多余体重对成绩的提升非常明显。
较常人更高的乳酸阈值
运动时,血液里的乳酸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身体自身的代谢效率就无法满足及时排出新增的乳酸,运动表现也就直线下降。
比如快跑时再也抬不起退、无法保持步频、上坡时候大腿发酸,主要就来自乳酸的影响。乳酸大量堆积时,会很明显感觉到肌肉发酸、灼热并伴有强烈的疲惫感。
提升乳酸阈值,也就是提升乳酸代谢的能力,把乳酸产生大于排放的临界点提高,就意味着可以保持更长的运动状态。专业的血液乳酸浓度需要通过医疗仪器采血检测,对普通跑者来说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心率来监测。
专业马拉松选手的乳酸阈值会比普通跑者高不少,平时训练中的乳酸跑、间歇跑等都有助于乳酸阈值的提升。
极强的恢复能力
很多跑过多场马拉松的“老鸟”,都有这样的直观体验:如今赛后恢复的时间/痛苦程度都比前几次跑马后少许多。这是因为身体都有记忆能力,有过多次经历积累后恢复时间也变短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尝试背靠背马拉松,比如上周日和本周日各跑一个马拉松,甚至周六一个马拉松周日再跑一个。
实际此时你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只是你感觉身体酸痛感已经消失了而已。如果是酱油参赛还好,追求成绩的话,背靠背跑马拉松往往远未达到100%的身体状态。
尽管如此,专业选手也不会频繁的参赛,最顶级马拉松选手一年的参赛量基本在5场以内(最理想的状态是2-3场,如今不少赛事有商业因素,赏金跑者参赛频率也挺频繁的),两场马拉松间的间隔也保证在至少1个月以上。
如果是奔着破纪录去的,往往提前1-2年就规划好训练,选2-3场候选赛事(类似柏林、伦敦、鹿特丹之类比较能出成绩的赛道),然后全力释放。
这和一般爱好者的参赛初衷显然是很不一样的。 (爱燃烧 奶黄包包包包)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