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冕奥运会马拉松冠军 德长跑名将背后的故事

2016年08月24日10:25    新浪跑步 收藏本文
西尔平斯。西尔平斯。

  人物:赢得1976年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神秘男子

  在奥运会男子马拉松的比赛中,只有2名选手蝉联过冠军——其中一位的大名鼎鼎的埃塞俄比亚选手、赤脚大仙阿贝贝·贝基拉,而另一位的名头则好像小了很多——他就是蝉联了1976年和1980年两届冠军的前民主德国选手瓦尔德马·西尔平斯基。

  1950年8月3日出生于前民主德国、也就是东德的西尔平斯基原本是名障碍赛跑者。直到1974年他才改练的马拉松。

  身高只有1.70m、体重也只有59kg的西尔平斯基年幼时家境贫寒,上学的路又离家很远,就像许多非洲选手一样,他不得不每天跑步去上学。不知不觉,在跑步上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耐力好、步伐匀称的西尔平斯基得到了长跑教练的赏识,并因此从障碍赛跑改练了马拉松。他的技术特点是步频快、步幅小、耐力好身体重心平稳。这一切造就了他在蒙特利尔的一鸣惊人。

  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男子马拉松的夺冠大热门是卫冕冠军美国人弗兰克·肖特。当时29岁的肖特还处在长跑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大赛经验丰富,能力也很强,是当年度马拉松世界排名第二。与之相比,26岁的西尔平斯基首次参加奥运会,而且籍籍无名。

  比赛中,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肖特身上。在和领跑集团僵持了一阵之后,第25km处,肖特率先杀出重围,独自领跑。不过始终处在领跑集团中的西尔平斯基也不相让,紧紧追赶,最终耐力好的优势帮助他超过了肖特,领先51秒率先撞线,并跑出了2小时9分55秒的成绩。

  人们被这个小个子惊呆了!前民主德国足球队的冠军门将于尔根·克洛伊甚至召集队友要以西尔平斯基为榜样,说如果这个“平凡的活生生的例子”都能赢得金牌那他们就应该战胜波兰队,当然他们也做到了(3-1)。

  在1978年的欧锦赛上,西尔平斯基获得了第4名。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抵制,肖特并没有出现。30岁的德国人在战术和发挥上更加稳定。他明智的按照自己的节奏跑着,而不是去跟那些以自杀一般的配速跑着的领先者较劲。36km后,他追上了领跑者并开始领先。最后1km,虽然荷兰选手缩短了差距,但他还是以最后200m的冲刺赢得了个人第二枚马拉松奥运金牌。这是继赤脚大仙贝基拉之后的第二位卫冕成功的选手。

  1983年世锦赛,他获得了第3名。之后前民主德国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也是西尔平斯基失去了冲击三连冠的机会。

  1976年7月1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行了一套“第2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获得者”纪念邮票,这套由6枚单枚、1枚小全张和1枚小型张组成的邮票,是该国发行的首套奥运名人邮票。其中1枚面值25朝分、印有奥运会金牌的邮票就是为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两枚金牌得主、德国前著名长跑选手西尔平斯基发行的。

  退役后的西尔平斯基是现任德国奥委会委员。

  (新浪跑步 月光)

扫码关注新浪跑步,你想要的都在这扫码关注新浪跑步,你想要的都在这

文章关键词:马拉松西尔平斯德国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