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别低估职业体育的门槛

2014年02月07日10:30  中国青年报

  没人指望自学成才的熊朝忠能够创造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神话,事实上,与熊朝忠丢掉金腰带相比,更让人担心的,恰恰是中国体育在进军职业体育舞台时表现出的急功近利。

  一个矿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世界职业拳坛的拳王,这本身就极为励志。加上职业拳击近几年在中国颇为成功的推广,云南小伙儿熊朝忠很快就有了被商业、被推广的价值。一年内连续几场卫冕战的举办,不仅令熊朝忠名气大增,也让WBC对中国拳迷这一庞大市场刮目相看。

  不过,熊朝忠属于“野路子”杀出来的草莽英雄,既没有邹市明的专业体制背景和奥运冠军的光环,也没有职业团队的包装运作,他和他的经纪人更像是在摸爬滚打中寻求生存,这从几次卫冕战筹备的仓促和忙乱就能看出。在迪拜的那次卫冕战,若不是当地华裔商人出手解围,比赛险些就要泡汤。

  这次在海口举行的卫冕战同样一波三折,地点更换,资金紧缺,麻烦不断,以致身兼教练和经纪人于一身的刘刚过于忙乱,连对手的比赛录像都没有弄到。熊朝忠在基本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惨败给实力明显强于自己的对手,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随着姚明、丁俊晖和李娜在世界职业体育舞台上先后大放异彩并名利双收,越来越多的体育人开始渴望分享职业体育这块大蛋糕,而不只是把眼光局限在奥运会或亚运会这样的传统赛会。无论是体制内培养出来的邹市明,还是从未享受过体制恩泽的熊朝忠,均不约而同地跻身职业拳台,其实就是对职业体育拥抱的姿态。

  但正因为职业体育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的正是用职业的态度和职业的精神去做职业的事情。如果只是把职业体育想象成金钱和成功,而忽视了职业体育生存发展的各项必备条件,把本该“高大上”的比赛,办出草台班子的感觉也并非不可能。

  中国竞技体育正处于转型期,除了民间力量对职业体育的追逐,国家体育总局麾下一些在国际上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也希望向职业体育靠拢。

  与其被动转型,不如主动变革,这本是好事一桩。但如果只是换个说法,改个称呼,引进些高端比赛,就认为这是“职业体育”了,那只会贻笑大方。

  中国体育需要职业赛事、职业运动员和职业经理人,更需要职业体育的思维和理念,后者将决定中国职业体育之路的长度和宽度。

  职业体育发展的好坏,无疑将影响中国体育的未来。踏踏实实潜心学习,而不是急于分一杯羹,或许能让中国体育受益更多。

  别低估了职业体育的门槛,对职业体育多点“职业”,多点呵护,何愁等不来职业体育灿烂的明天?!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美高官要求中方就南海九段线作明确说明
  • 体育申花更名:绿地申花 恒大签意国脚达协议
  • 娱乐徐若瑄嫁新加坡富商 6月补宴非奉子成婚
  • 财经小县城陷城镇化病:公务员被摊派卖房
  • 科技虚拟运营商多达19家呈现僧多粥少
  • 博客朱成山:驳日本百田尚树否认南京屠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民警帮父母“骗”孩子合理用压岁钱
  • 育儿湖北6岁男童遭婶婶割双耳砍下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