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十运会得失带来考问

2013年08月19日12:27  中国体育报

  2005年的十运会,是第一次通过申办程序,经投票表决后确定举办地的全运会。在此之前,原国家体委已经尝试建立全国大型运动会申办制度,制定了申办程序、对申办城市组织专家考察直至投票等一系列规定。1999年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城运会,就是在西安、广州和重庆三个申办城市之间,经过比较后确定的。不过,当时这个过程中一些做法并不规范。十运会的申办引起好几个省市的兴趣,湖北武汉已经在开发区做出规划,兴建奥体中心等场馆设施。最终,江苏凭借多方面明显的优势,毫无悬念地拿到承办权。

  十运会的最大亮点是第一次提出了口号:“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体育是社会文化范畴的事情,而文化是带有标志的。与此前举办过全运会的北、上、广相比,江苏最拿得出手的恰恰是文化传统和创意。体育需要经济基础,体育属于人民大众。倘若将十运会的口号放到40多年前来用,恐怕只是一种图解政治的号召。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物质条件大为改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大赛成为公众的节日,长期倡导的体育科学化和体育社会化理念,又朝着体育生活化的小康标准再进一步。

  规矩总是一步步建立,并在发现问题后逐步改进和完善的,没有谁能够具有先见之明。不过,尽可能参照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特别是减少甚至避免付出重复的代价,是立规矩时必须考虑的。已经实行多年的运动员交流办法、记分办法等,在十运会上暴露出不少与发展中的现实不适应之处,甚至可能被合法利用,使锦标至上的体育观念进一步膨胀。各代表团之间既借力而为,又相互防范,希望尽可能省时省钱省力,将人才优势掌控在自己手中,导致赛风赛纪问题屡屡变换花样。柔道比赛居然出现假摔,组委会决定重赛的闹剧,成为笑柄和丑闻,社会影响非常负面。

  国内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的全运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绝非一纸罚单所能平息。本来,十运会正是体育界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好的练兵和检阅,但是,国家层面的奥运战略与各地的全运战略如何协调,利益兼顾,显然需要认真梳理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时代。退休后专事筹办十运会的原江苏省体育局局长孔庆鹏强调“同心圆”的构想,正视不同战略的客观存在,努力寻求不同战略的统一性,便是此意。

  话虽如此,但十运会江苏代表团的金牌大丰收,没有开展的项目居然也能派出队伍参赛,竞技实力飞跃远超出奥运会上江苏籍运动员作出的贡献。有矛必有盾,从九运会24.5枚金牌位列第五到十运会56枚金牌高居榜首,这样翻倍的东道主强势被后来者效仿,很难刹车。视全运会为奥运会余波,而不是奥运新周期之始,自然会有诸多老将力拼收官之战,报效家乡父老,但是如果因此而鲜见新秀,未来的奥运大战谁来担纲?(汪大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