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真切闻到申花危机的气味

2013年07月01日10:12  东方体育日报

  葛爱平

  身穿红色训练背心的巴蒂斯塔着急地站在场边,看着他的申花[微博]队队员们在场上飞奔,跌倒,拼着命地阻截,冲刺。

  比分1比1,这支申花队最近4场还未尝胜绩,排位也落到了第13位。过去还能蛮自得地说什么“如果不扣去6分”……如今,即使加上这6分,也只能在第五到第七位徘徊,距亚冠还有艰难路程。

  今年的申花队,从不被人看好,到后来成为“可怕的下半时”,名气是有了,但只要细细分析便可知这名气都是被迫得来的:你可以兴高采烈地吹嘘0比3落后武汉队也能够追加成3比3,但接下来的问题却让人哑口:“为什么会落后三个球?是因为对手强大吗?”

  申花队第一循环至今只输了两场球,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输的这两个对手一个是联赛积分最高、赢球最多的队,另一个是积分最低,从没赢过球(与申花队比赛之前)的队。在中超纪录的创造上,申花总是不甘寂寞。

  从去年底开始,申花队拥有的三名身价极高的外援已经走了两位,今年联赛打完一半,最后一位也在整理行装了。莫雷诺的背伤来得不是时候,他甚至连最后两场比赛都没能踢。如果他在的话,前一场与长春亚泰[微博]队和本场对广州富力[微博]队的比赛,申花中场不会像没了头的苍蝇。

  由此可见,什么样的球员值什么样的身价,市场经济给了我们一杆秤。别老是惦记着里亚斯克斯的价廉物美,真等到人家值那个价了,却不得不把人放走,这里面透出的是缺钱的尴尬。职业足球,没有足够的资本,是玩不起来的。

  今天的申花带给我们的,除了顽强的斗志,很难再找出技战术的亮点。在拼抢方面,足够给他们颁发“上海滩有史以来最强悍奖”了。但在技术层面上,对不起,连前八都不是。

  不得不称赞一下巴蒂斯塔先生,这是申花队迄今以来引进的最好的外教。这位曾经麾下精兵强将如云的阿根廷国家队前主教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面对着手下这些菜,不仅一直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还能让队员们每场都爆发比赛的激情,甚至被拖欠工资都义无反顾,这是什么精神?

  看起来上海球迷应该忘记申花队徽曾经有过的辉煌,就像上海滩上很难找到一家像样的本地人经营的民营企业一样。在众多强大的国企、房企的压迫下,我们只能接受申花沦为二流的现实。在拼爹的时代,没有银子,纵然有再辉煌的过去,都难敌金元风暴的冲击。没有好的外援,即使是恒大[微博],说不定也敌不过泰国青年队,不是吗?

  当然,申花引进外援的工作,仍然在顽强地进行。

  最近几场比赛之后,我真切地闻到了申花危机的气味,绝不是耸人听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