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张吉龙的背后还是经济牌

2013年05月21日08:59  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专栏撰稿人

  陈敏

  张吉龙之前放弃参选亚足联主席职位,而目前最新消息说他成为了国际足联的执委,看上去这似乎是很大的一盘棋。听上去这对于中国足球是个绝对利好,但还是要记得原则:外围的只是催化剂,关键还看自己。

  有个显而易见的例子,2001年“抽出亚洲”那次,张吉龙的外交自然功不可没,但也要注意到两点:1.那届的中国国家队是新世纪以来综合实力最强的一届;2.日韩直接保送。同样从对面的角度来举例子:1.张吉龙这个国际足联执委的前任是斯里兰卡人费尔南多·马尼拉,但斯里兰卡足球连南亚区都踢不出来;2.泰国也有一位长期担任国际足联执委的沃拉威·马库迪,但泰国国家队也没有参加过世界杯。再换个角度说:韩国国家队在世界杯上获得第四名的时候,正是郑梦准担任国际足联副主席风光时;现在韩国足球人物在亚洲受压于西亚,但韩国队连续第八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步伐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从上面的案例中无疑说明,主角不行,再好的配角也不能把戏演好。当然,张吉龙的入选有助于中国申办世界杯,这是另一种形式把中国国家队抬进决赛圈。从某个方面来说,中国球迷对“治本”的希望早在等待中被扼杀,而追求“治标”,直到在小组赛中被某支强队乒乒乒乒打成筛子——就像沙特在11年前在德国队(微博)面前所表现的那样。

  其实世界杯让谁来办,这不是一个张吉龙上位能够决定的事情,在如此的大事件面前,一个独立人物的外交所仰仗的还是其背后的国家。当我们这样的一个大背景——1.中国政府重视足球发展;2.高耗费的世界杯举办越来越成为烫手的山芋——这样一拍即合,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国举办世界杯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而且是在绝大多数人的有生之年是看得到的。张吉龙得到目前的职位,就是迈出的第一步,或许我们会渲染成“无比凶险”,但经济学家一看就知道哪些仅仅是低成本的自我营销、哪些才是一本正经的运作——因为全球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中国人的钱被大家惦记着。

  世界杯想在中国举办赚大钱,中国也想举办世界杯,所以这其实是一场心理战。但往往这个时候,我们会很傻地亮出底牌,让自己陷入被动,于是要花更多的钱把世界杯请进来?其实这种双赢合作,其实质就是简单到我们在菜场所见的那般讨价还价,还是用那句老话——“认真你就输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