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刚 “师傅带徒弟”是中国许多行业“手艺”得以传承的重要模式,中国体育诸多运动项目的发展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也得益于“师傅带徒弟”。
中国乒乓球几十年长盛不衰,除拥有雄厚的基础,优秀运动员退役晋升为出色教练员的事例不胜枚举。
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男队夺取斯韦思林杯的主力,他们退役后相继走上教练岗位,李富荣和张燮林曾执掌中国乒乓球队多年,不仅连年称霸世界乒坛,而且培养了蔡振华、郭跃华、施之皓、谢赛克、童玲、曹燕华等一批名将。
当蔡振华接掌中国乒乓球队后,刘国梁、孔令辉等又脱颖而出。而今,刘孔又分掌中国乒乓球男女队。
从乒乓球运动员晋升为教练员的过程不难发现,运动员时期从教练那里接受的训练内容经过消化吸引逐渐积累成他们日后执教的资本,再经过学习、升华,吐故纳新,他们慢慢地转型为优秀教练员。
“名师带高徒”在乒乓球项目中展现得非常充分,其他项目在某些时期也大多采用这一模式培养、选拔教练员。
篮球名帅钱澄海在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期间多次率队问鼎亚锦赛、亚运会冠军,在1986年世锦赛中,曾指挥球队1分险胜希腊队,获第九名,那是中国男篮上世纪80年代征战世界大赛的最佳成绩。钱澄海执教中国男篮期间的前锋李亚光在上世纪90年代挂帅中国女篮,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他率队摘得银牌,这是迄今中国女篮在奥运会中的最佳战绩。
排球项目中,袁伟民时代的主攻手郞平再度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在某种程度上又一次印证了“名师出高徒”模式。
尽管足球近年来为人诟病,但谁也不能否认在这一项目中的师徒传承——“5·19”后再次出任国家队主教练的中国足球泰斗年维泗1986年底推荐自己的学生高丰文接替国足主帅一职,高丰文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率中国队打进1988年汉城奥运会决赛。年维泗的另一名学生徐根宝之后也成为国奥队、国家队的主教练。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运动项目在选择领军者时采用了竞聘的形式,这使得选择面变得更为广泛,也利于优秀教练人才的选拔。不过,当选帅形式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当外籍教练相继入主部分运动队后,我们对于教练员后备梯队的培养似乎不再像过去专注。
外教在短期内或许能提高某运动队或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但他们并不肩负培养教练员的职责,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一些运动项目的教练后备力量出现青黄不接,虽然中国教练员可以跟随外教,但毕竟没有言传身教来得具体。
当某些项目面临选帅尴尬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曾经的一些优良传统已经“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