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中国体操翻过功劳簿 正视新课题

2013年04月07日12:19  中国体育报

  严格说来,中国体育中的现代竞技体操属于舶来品。1953年秋天,苏联体操队访华训练和表演,运来了全部器械和设备,此前从未见过这些东西的中国人大长见识,这才知道国际标准的体操器材是什么样子。几十年来,就是这样一个缺乏基础的项目,有60多名男女选手登上世界大赛和奥运会金榜。

  体操在中国是小众项目,人才基础说不上雄厚,跟美国相比,差得太远。但是,体操一直是中国奥运军团夺金重点。探其究竟,一是善于学习和总结,二是打好有准备之战。

  1962年,在布拉格进行的第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中,中国选手于烈烽以19.30分的成绩获得鞍马铜牌,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世界体操大赛赛场升起。中国体操用了八年完成了第一次创业。这个时期的学习主要是模仿和揣摩,闭门造车在所难免,连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甚至项目轮换等规矩都不大了解。在信息不畅的时代,任何事情没有亲身经历,都很难把握客观规律,而且少有机会检验正确与否。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被“文革”中断了多年的训练恢复后,中国体操队走出国门,看什么都觉得新鲜、陌生。体操运动从器材设备到动作创新,一切都变了,二次创业势在必行。经过七八年努力,完成了队伍新老交替,以李宁、童非、马燕红等人为代表的一代精兵强将先后在1979年和1983年世界锦标赛上实现了夺取单项和团体冠军的夙愿,中国体操形成了一整套科研先行、科学训练的方法,从此稳居世界第一集团之列。

  笔者曾亲赴匈牙利布达佩斯采访体操世锦赛,见证了这支优秀团队团结奋战的历程,也目睹了他们在汉城和雅典两届奥运会上的失落和走出低谷。说实话,体操比赛有其不尽合理之处,运动员将苦心钻研的成套动作在台下千锤百炼,但最终比的是谁能在大赛的一分多钟里不出半点瑕疵,闪失是无可补救的,其中的偶然性甚至超过射击。要增加取胜的必然因素,只有多动脑筋,尽早下手,掌握规则,尽展优势。记得去匈牙利之前,在体操队教练员的宿舍里,大家围坐在床上,摊开6人36项次的动作编排,详尽制定出场顺序,煞费苦心,直至夜深,计划之缜密几乎天衣无缝。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直至成为一种传统。

  难得的是这支队伍并不保守。大约十几年前,时任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张健就在考虑从国家队做起,训练馆对外开放,办个体操俱乐部,吸引更多的孩子放学后来此游戏,无非是弯腰劈腿翻跟头。这是一种早期体操教育。他的继任者高健提出过“从负做起”的口号,使队伍迅速摆脱困境,体现了败而不馁的体育精神。一个体操强国要不断发现和填补自己还没有做到和做好的事情,才不致满足于几块金牌。

  评价一支队伍,要讲成败,不唯成败。在队伍管理、公平竞争等方面,老病根未去,新问题层出,中国体操绕不过改革与创新的考验。(汪大昭[微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