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马会副会长离世 马学专家撰书缅怀先生

2016年10月09日15:01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万马奔腾万马奔腾

  2016年10月1日,我国著名马学家、第一届中国马会副会长、宁夏农学院教授王绍松先生在银川去世,享年76岁。先生驾鹤西游,骏马腾云远逝。马学专家王振山博士撰写《王绍松小传》,缅怀先生。

  王绍松小传   文-王振山

  著名马学家、马术专家、宁夏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王绍松先生,出生于1940年8月15日,属龙。他常常说:“属龙、属马的人,从事马业的人多、爱马。”

  王绍松先生为人低调、治学严谨、谦虚谨慎,为中国马业默默奉献。他通晓英文及俄文,编译及写了百余篇马及畜牧方面的文章,尤其在马术运动、马匹营养管理、群牧养马方面著述较多。

  王绍松先生是畜牧专业毕业的,后来从事马术调教、训练、裁判,翻译了不少马术及赛马的比赛规则,被称为将“中国马术与畜牧相结合的第一人”。他从小在北京长大,小时候受苏联电影的影响,开始喜欢马。在考大学时因记错考试时间,误了一科化学的考试。但因填报的三个志愿均为畜牧专业,感动了学校的招收人员。因此,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就将他招收。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经常要劳动,我就选择在马场劳动,主要负责遛马,选我当学习委员我没干,但是我乐意做养马课的课代表。那时沿着村庄旁的河边溜达,有时候还要骑着马或牵着马去清河那边给马过磅、称体重,以便按照体重调整马的饲料量。”

  “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时,我非常想去养马,但内蒙古、东北这样的养马发达的地区,已经没有分配名额了。我只能留在北京搞养猪。但有一个同学被分配到新疆,而他却想留在北京。最后,我决定和这位同学互换,让他留京,我去新疆。就是因为新疆可以去养马,我真是太想养马了。”王绍松说。

后排左一为王绍松先生(照片由盖曰忠提供)后排左一为王绍松先生(照片由盖曰忠提供)

  1963年 秋

  王绍松来到新疆,因为名额问题没有去成有“天马故乡”之称的伊犁昭苏,却去了位于农二师的焉耆种马场。焉耆的马不以供应农业区为主要目标,加上焉耆马产区海拔1058~3300m,输出马匹很不容易。不过,只要能养马就是一件高兴的事儿。结合在这里的经历,他写过《自然条件对焉耆马体尺及类型的影响》(家畜生态,1989)等论文。

  王绍松在新疆工作近20年,实现了他的养马梦。有一年秋天清晨,群牧的孕马吃霜草,使得大量孕马流产。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世纪80年初,焉耆种马场发现有4号病(即马传贫)。到1982年因为发展方向由养马调整到作物种植,种马场就解散了。

  1979年 秋

  王绍松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养马硕士研究生。他的导师是著名养马学家崔堉溪教授,崔先生是西北地区的畜牧权威,遇到名师指导,王绍松感到很荣幸。这时马界的名人很多,王绍松抓住机会虚心向每一位老先生请教学习、对老先生总是彬彬有礼。他常常说,每次去东北出差,一定要到哈尔滨,去养马学家于文翰家中看望。

  孙以柱一直在做促进马术活动的事,并且是养马界和马术圈中的活跃分子。在一次谈话中,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养马学家刘少伯向他推荐一个人,说是他的一个学生叫王绍松,有在焉耆种马场工作的丰富经验,人品也很好。于是,孙以柱就邀请王绍松和他见一面。

  王绍松和孙以柱一见如故,那时候王绍松经常从外文杂志上翻译与马和马术有关的文章,发表在养马杂志上。孙以柱对王绍松的才华很是赏识。孙以柱本人学畜牧,毕业于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是著名养马学家谢成侠的得意弟子。孙以柱让王绍松给他做助手,业余时间再翻译一些国外的马业和马术资料。

  当王绍松即将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崔堉溪先生要王绍松留校做他的助手。但当时王绍松说已经认识了全国马术冠军、莱阳农学院副教授孙以柱先生,并决定要从事马术运动。于是就谢绝了崔先生的的建议。另一条理由,王绍松说自己的父亲年事已高,需要回到宁夏照顾老父亲,于是1982年研究生毕业时,王绍松回到了宁夏农学院上班,教授养马学课程。

  1982年9月2日至8日

  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会期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和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内蒙体委和民委特邀请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八位专家在呼和浩特等待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同志的接见,这八位养马专家分别是山东农学院杨金三,东北农学院于文翰,内蒙古马术队张汉文,新疆八一农学院赵天佐,山东莱阳农学院孙以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科研所陆邦福,贵州农学院邹嘉琦,宁夏农学院王绍松。

  这些专家是为养马业的前途和出路大声疾呼的代表,他们曾联名给邓小平同志写信,要求在中国大力发展马术运动和赛马运动。养马专家为马术运动的奔走呼号,引起国家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并促成我国于1982年12月正式加入国际马术联合会(FEI)。

  1983年4月16日至26日

  国际马联负责亚太地区马术活动的中央委员伦道尔先生来到中国考察。在内蒙古马术队,孙以柱和内蒙古马术队教练张汉文认为王绍松还算专业,就提议让他也参加这次接见和参与专家会议。

  主持会议的是中国马协主席奇文祥,参加会议的还有国家体委林厚儒处长等同志。在会上,孙以柱就运动员的年龄、训练期限等提出了问题。王绍松的发言主要是与马的品种、马种培育和繁育方面的问题。

应邀出席会议的我国养马界和马术界部分知名专家教授   
(右起杨金三、蓝千夫、孙以柱、庞复廷,张汉文、王绍松)  应邀出席会议的我国养马界和马术界部分知名专家教授    (右起杨金三、蓝千夫、孙以柱、庞复廷,张汉文、王绍松)

  中国的马不行怎么办?当时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进口一些德国的马,但进口马很贵;另外可以从香港进一些退役的赛马,尽管退役的赛马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花费很少,最后还是采用了从香港引进退役纯血马。

  第二天内蒙古马术队的指导员带队进行了马术表演、舞步表演等,后来又进行了障碍赛表演,孙以柱和张汉文做裁判。中国骑手的骑术是不错的,套马的功夫也很让伦道尔佩服。伦道尔先生建议在中国先搞三项赛比较好。

照片来源1983年《养马杂志》照片来源1983年《养马杂志》

  1985年

  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现代五项队。1985年11月1日—6日作为教练代表中国马术队去日本大阪参加第三届亚洲马术障碍赛,此次比赛马术运动员哈达铁获得个人第一名。

  1985年12月在北京体育学院东北角建成了一座能够饲养50匹马的新型马厩,并接受香港赛马会首批40匹赠马空运到京。此时,孙以柱、王绍松均作为教练在北京体育学院现代五项队马场工作。

  孙以柱为促进中国马术的发展下了很大力气,出了很多好点子。他有一种很不服输的劲头,在外国专家培训课堂上,孙以柱经常给国外专家提问题,对于他提出来的问题,外国专家都说有水平,他也展示了中国马术专家的专业水平。孙以柱喜欢叫上王绍松一起做事,比如参加亚运会的训练班或者其他比赛的预备班,还有赛事的裁判员。

  王绍松一直在做着各种各样与马术、马匹有关的事情。比如翻译国外马房管理的手册,当马术比赛裁判员,或组织各项赛事活动。很多人称赞他做事任劳任怨,而且很专业。原中国马术协会秘书长成庆说:“中国马术包括项目培训、资料、马房管理、饲喂、马工动作规范等,很多俱乐部现在的管理规定的雏形,都出自以王绍松老师为主的老一代养马工作者。如果当初没有这些老专家去执笔,传诸于世,我们完全没有任何的规范。”

  王绍松年轻时想做运动员,后来做不了运动员了,就做了裁判员。第八届、九届全国运动会,他是马术比赛的裁判长。他在骑生格子马时曾不止一次的摔过骨折和脑震荡,他说:“那时太年轻气盛,总想用力量征服马。吃了不少的亏。如果现在回到年轻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再莽撞行事了!”

  王绍松说:“现代竞技马术乃高尚文明的体育项目。它由贵族和军官骑术发展而来,不是草原骑术,单靠蛮勇是不行的。”

  针对盛装舞步的裁判,他说:“盛装舞步是艺术,要理解和欣赏这个项目,应具备一定艺术素养。我国的一些裁判员对此全无感受,只知道按规则机械地埋头打分。”

  针对刷拭和洗浴的关系,王绍松先生常说:“刷拭工作是养马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谁不会刷马或从未刷过马,他对养马就是个门外汉。洗马和刷拭是两项不同的工作。洗浴不能代替刷拭,马需要每天刷拭,但不必每天洗浴。”

左一为王绍松先生(照片由盖曰忠提供)左一为王绍松先生(照片由盖曰忠提供)

  1992年 冬

  广州赛马会聘请张汉文做总教练,张汉文叫王绍松去广州赛马会给他当助手。此时,王绍松任宁夏农学院畜牧系副教授、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马术组副组长。得知这个消息,王绍松异常兴奋,并连夜写下若干条办好赛马的建议。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的同仁听到张汉文、王绍松奔赴广州赛马会就职也非常高兴。后来,他任广州赛马会育马场副经理,他说自己不适合当官,只想搞技术,连副经理也不想做。王绍松在广州赛马场约5年,亲眼目睹了中国现代赛马的进步,同时也看到了赛马及养马中的许多弊端。

  自从张汉文先生离开广州赛马会后,王绍松也离开了广州。1997年,他和李文彬先生到了北京,作为石景山马术俱乐部的顾问,曾对引进香港建恒集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做出了贡献。同时,对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改组成立中国马业协会起到了促进作用。王绍松和李文彬曾在北京华骏育马有限公司的建立初期暂短工作一段时间。

  1998年

  王绍松又回到宁夏农学院,继续讲养马课和普通畜牧学。在讲课之余,也经常翻译一些资料,写一些文章,做一些活动的组织工作。

  2002年

  中国马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在第一届理事会上,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会。吴常信为理事长,高仲元、李海林、李和、麦建华、区仲生、王绍松、乌兰巴特尔、郑榕彬等为副理事长。

中国马会成立(倒数二排左三为王绍松先生)中国马会成立(倒数二排左三为王绍松先生)

  退休后,王绍松年纪大了,因有眼疾没法看书,很多印象里人的名字也说不上来了,很多事情的年份也记不清了。因为身体的原因,也因为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他很遗憾不能再做马术。在他家里,整箱的老照片被他细心地分门别类装起来,他非常想把他毕生的资料都留下来,但子不承父业,他很遗憾他的许多经验和知识无法传承下去。

  2016年10月1日

  王绍松先生在宁夏银川逝世,终年76岁。

  听到王绍松先生逝世的消息后,关中种马场郭全胜场长说:“王绍松先生是祖国马学科和马术运动的大家,王先生年轻时是大家公认的极帅气!可刚才在网上想找一张先生的照片,却没有找到,只好用了自己的一张。先生为祖国马业奉献一生,一路走好!”

  著名马术评论员李刚老师说:“王绍松老师,既是长者,又是良师。2012年,我曾去宁夏他家里看望过他,并和他一起吃过饭,和他聊起了一些往事。”

  为了帮助王绍松老师治病,解决其经济上遇到的困难,刘燕老师(全国马术冠军哈达铁的夫人)曾在马圈给王绍松老师募捐一次,得到了积极响应。王绍松老师对此十分感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侯文通先生写道:“王绍松老师参与国内马界各种活动,积极翻译引进国外马业先进理论,发表多篇相关研究论文,中国马会成立后,在条件非常困难情况下,担任副会长,并驻会主持日常事务。我与他从八十年代相交相知,对他的学识、人品和敬业精神,十分赞佩。前些年来往较多,近些年王老师身体抱恙,除年节问候外,记得前年和小郭、小雍一起还专门看望过他。回想以往工作和编书的一些情景还历历在目,得知他去世,十分震惊,我已向他儿子通过邮件发了唁电,表示沉痛的哀悼。马界损失了一位大家,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他那为中国马业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公而忘私的工作精神,正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王绍松 出版书籍情况

  《养马学》(1979年)王绍松、刘鉞二同志对书内的图片做了修补和整理工作。

  《中国现代养马》(1981年)王绍松绘图。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畜牧卷养马词条编者之一。

  《现代马学》王绍松 副主编(侯文通教授主编)。

  《马术手册》王绍松、齐长明教授为主审。

  《马业》杂志编委,王绍松。

  《马匹生产学》编者:王绍松。

  -- 作者注 --

  在2012年,在中国马术30年之际,

  《马术》杂志委派编辑余秋淼

  专门去银川釆访王绍松先生。

  文中引用了部分采访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国马传媒)

文章关键词:马会副会长离世传记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相关新闻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