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8月27日体育专电题:青春的成人礼——央视青奥小记者成长记
新华社记者王集旻
在南京青奥会上活跃着一群小记者,他们年龄和参赛选手相仿,这20多个孩子来自全国各地,此前经历过层层选拔、面试以及多次记者培训,当他们以中央电视台青奥少年报道团记者的身份来到南京的时候,青奥会的采访体验还是带给了他们强烈震撼。
在过去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在古都南京参与了青奥会的全程报道。小记者团的孩子们像运动员一样挥洒汗水,也像运动员一样收获了成长。在这个多年之后依然会被铭记的暑假里,他们以记录的方式完成了青春的成人礼。
“青年人之间的交流是最真实的。同龄人报道同龄人,这是青奥会报道中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与此同时,这些在家里可能娇生惯养的孩子,当他们在青奥赛场看到同龄运动员拼搏奋进的时候,当他们和运动员们交流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带给他们精神的成长和洗礼,”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这样评价少年记者的收获。
这十几天里,孩子们佩戴的是和其他成年记者一模一样的媒体证件,也要上混采、出镜头、做专访和报选题,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就是记者,他们每天都有工作。
谈到记者工作,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观点就是“痛并快乐着”。多少个选题被毙掉,多少次等候几个小时,只是为了几分钟的节目,多少次要狂奔着去追采访对象……就像北京高中生李子安所讲的,都说记者很辛苦,但不在这个环境中,你绝对体会不到。
报道团的“成就”之一,就是采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采访只有5分钟的时间,李子安和同伴李翀然把一份报道团制作的《我眼中的青奥》画册送给巴赫做礼物,巴赫翻阅之后盛赞小记者们“工作努力”。李翀然难掩心中的兴奋与激动,而李子安则感谢自己又完成了一个“第一次”。
“我很欣赏记者的职业,记者虽然辛苦,但是没有他们,受众体验不到现场的感受,他们是桥梁。我要继续追逐我的新闻梦,”李子安说。
像李子安一样,大家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都感觉长大了,由于背景的不同,每一个人的个体体验都是独特的。对于贵州的16岁孩子王胜而言,青奥会的体验令他“眼界大开”,知识面也扩大了不少,“以前我比较内向,但是经历了青奥会,我变得外向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勇于尝试。”
李翀然在同橄榄球姑娘的相处中发觉,原来每一个获得奖牌的队伍,都是从籍籍无名开始的,通过这段经历,他学会了“谦虚求教”。
北京优等生李天骄发现,参加青奥会的选手即使拿不到前三名,依然可以开心享受比赛,在他们的世界里,拿金牌不是唯一目的。平日李天骄总是在考试前给自己立下目标,而今她打算“看淡成绩”,她表示学习的过程更重要,有时候看淡了结果,想要的结果反而来了。
藏族孩子旦增加布接触到一个曾遭受过挫折的小运动员,对方乐观的人生态度使旦增加布深受感染。旦增加布说,这对他启发很大。
这个夏天意义非凡。青奥会是个大舞台,在这里你能读到人生万象。青奥小记者们在这里不仅锻炼了各种能力,也亲身体验了很多故事,增长了阅历。
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夏天是属于青奥会的,但又不仅仅是属于青奥会的。就像青奥小记者丁瑞琪所说:青奥会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我爱大家,我们会共筑未来!(完)
文章关键词: 青奥会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