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赛事多优势车队少 中国公路自行车任重道远

2013年10月27日17:14  新华网

  新华社海口10月27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王自宸

  本月20日开赛的第八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激战正酣。前八赛段,本土车手除多次拿下象征“亚洲最佳”的蓝衫外,再无斩获。当环湖赛、环京赛、环岛赛、环中国赛等高级别赛事“此起彼伏”之时,本土职业车队战绩为何“格外低调”,中国自行车运动职业化路在何方?

  赛事频繁多“为他人做嫁衣裳”

  作为亚洲顶级自行车赛事,20日点燃战火的第八届环海南岛国际自行车赛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支代表队参赛,其中包括中国恒翔洲际队、中国海南引动力洲际车队等6支本土车队。

  本届比赛中,荷兰贝尔金职业队可谓一枝独秀,前8个赛段不仅包揽所有冠军,在第七赛段更囊括前三名以及黄衫、绿衫。

  “就像前几届参加比赛的阿斯塔纳队一样,贝尔金队获胜毫无悬念,”一位连续7年报道环岛赛的记者说。“其他车队都是陪着玩,本土车队能完成比赛就算进步,这种比赛就是给别人做嫁衣,”这位记者长吁一声,言辞中五味杂陈。

  按照国际自行车联盟(UCI)分级标准,自行车队分职业队、洲际职业队、洲际队和国家队4个层次,而目前我国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还没有一支真正的职业队。

  “我看到有本土选手连冲刺点都不知道在哪,车上也不装码表。”本届环岛赛竞赛部部长王相周说。与环岛赛、环湖赛、环京赛等风起云涌的顶级自行车赛事相比,大量本土职业自行车车队的竞技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

  职业化不足抑制公路自行车运动发展

  “其实中国车手的身体素质并不比欧美车手差,只是两者的比赛心态和目标不同。”被誉为“亚洲车神”的黄金宝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与外国职业车手把职业比赛当做生计来源不同,中国车手多由省市“养活”,他们的目标是代表省市在全运会、奥运会上取得好名次,而非在环岛赛中夺得第一。“中国运动员会说,我不参加这种比赛,我在省市里面也有饭吃,”黄金宝说。

  黄金宝认为,中外车手不同的比赛心态和目标实则反映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职业化发展的窘境。他表示,尽管体育部门将职业化作为自行车运动发展方向,“但其实没有特别重视职业比赛”,相较于奥运会、全运会,在公路自行车赛上人力、物力投入实在太少。

  有25年自行车报道经验的本届环岛赛新闻官杰夫举例说,法国马赛洲际队一年度的预算就达到100万欧元,而同一级别的本土车队,一年的预算可能不足300万人民币。

  投入不足,成绩不佳,两者恶性循环,最终赞助商退出,本土职业车队面临生存困境。据知情人士透露,因赞助商原因,目前中国职业自行车车队中级别最高的卓比奥斯洲际职业队可能会在本届环岛赛之后解散。

  中国自行车协会项目主管彭海波说,职业化是一种趋势,但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自行车运动仍面临职业化管理缺失,职业教练、经理、专业人员、队员等职业化习惯仍没有形成。

  职业化路在何方?

  “职业化进程确实不容易,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王相周说,任何一支队伍不可能一组建就能引发媒体聚焦和赞助商的注意,他认为,在职业化起步阶段,文体部门应积极投入和参与。

  2012年,海南省文体厅和海口引动力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中国海南引动力洲际车队,该队队员由云南红塔山自行车队和辽宁省自行车队组成。“让专业队选手拿到省队和职业队的两份薪水,这是中国职业车队短时间内完成组队和比赛较快方式。”王相周说,只有更多的本土车队参与各项赛事,才能引发关注,未来只要加强职业化管理,职业车队获得市场认可很有希望。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许多国际知名车队都看好中国自行车运动市场,在国内举办各类公路自行车赛事的基础上,让更多职业车手走出去,让更好的专业教练引进来,将有利于吸收、传播职业运动理念。

  “如果更多的中国自行车手赢得比赛,会带给这项运动更好的帮助。”杰夫说,很多中国自行车手都具有明星运动员潜质,只是缺乏比赛经验、技术和战略,引入外国教练系统将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我们应该看到职业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我们需要慢一点,走稳自己的路。”黄金宝说,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运动员开始在职业赛事中尽力拼搏和争取名次,“这些人会靠职业比赛生活,体育部门应该将这些优秀运动员组织起来,对他进行分级和训练,他们的表现可能会更好”。黄金宝说。(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