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媒体村开村迎客 每日四餐五天内不重样

2013年08月25日19:25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8月25日体育专电(记者初杭)飞瀑清流、绿色清新的居住环境令人舒心,美容美发、咖啡茶座等24小时生活服务以及随叫随停的电瓶车叫人贴心,全过程监管的食品卫生让人放心……25日,第十二届全运会媒体村正式开村,这座新闻媒体的大本营开始以细致、周到的服务迎接各路记者,向“服务金牌”冲刺。

  据全运会组委会介绍,沈阳全运村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莫子山脚下,由运动员村、媒体村和技术官员村三部分构成。作为全运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村占地51621平方米,建筑面积116870平方米,将接纳2200余名记者入住。

  从安检入口乘坐电动车进入媒体村,随处可见年轻的志愿者面孔。电动车的驾驶员小刘也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为了参加服务,他经过了将近半年的驾驶培训。小刘介绍说,为避免尾气和噪声污染,媒体村用电瓶车和自行车解决交通问题,车辆分布广泛,几乎是随叫随停。

  乘车不足两分钟,记者即来到花树盈门的媒体村住宿中心。8位志愿者在门前夹道相迎,“您好,我来帮您取行李,这边请!”志愿者笑容灿烂,各地记者在他们的引导下顺利登记入住。

  媒体村住宿楼位于花园式小区内,房间里采用大落地窗,视野通透。每一“户”房间都是一个小家:3室一厅的房间可以容纳6名记者入住,内设公用书桌、晾衣架,空调、热水器、洗浴用品等一应俱全。

  楼长任女士告诉记者,住宿房间设置不如高档酒店般豪华阔绰,但生活保障设施齐备,每栋楼内还配有值班民警以保障安全。住宿区所有服务员大多来自国内知名酒店,上岗前经过严格培训,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住宿区附近,举目可及的精心设计比比皆是:“亲,这边是餐厅”——以吉祥物“宁宁”为主题的卡通指示牌让人备感亲切;由志愿者扮演的充气吉祥物不停地与路人亲密合影、指路;送给过生日记者的生日祝福、天气预报及重要通知在主要建筑旁设立的LED大屏幕上滚动播放……

  离住宿区不远的媒体村商业中心和餐厅里,远道而来的媒体记者能体会到更多细致入微的生活服务。商业中心里内设特产商店、按摩保健、咖啡茶座等十二项专门服务。记者可以在此免费接入4G高速网络,一边用手机发稿、看电影,一边享受平价的中医按摩或西式餐点。商业中心还内设医疗服务中心。值班医生王大夫告诉记者,驻所医生、护士均来自辽宁顶级医院,常见病症就地处理,急症可通过急救车送往本部,保证全程“绿色通道”。

  在媒体村餐厅,清炖牛肉、辣子鸡、清蒸鱼等菜品色鲜味美、令人胃口大开。餐厅负责人付柏华告诉记者,媒体村餐厅8大菜系俱全,每天4餐,中晚餐各有32道热菜、130多个品种,所有菜品五天内不重样供应。“比起五星级酒店,全运会食品卫生标准更高,由食药监部门全程监管采购。虽然为降低预算,餐厅装修、餐具等较为简单,但菜品品种、质量绝不打折,反倒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采访中,服务人员热情、高效的服务令人印象深刻。记者采访时,媒体村村长郑大军一直紧握“手台”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虽然出于节俭的考虑,媒体村并没有召开‘开村仪式’等大型活动,但从早晨5时到中午,媒体村的协调、调度工作几乎一直不停,700名服务人员几乎全员出动。

  “全运会首次设立了两条电话咨询专线,记者咨询问题可以全部处理,但为达到组委会提出的‘高度重视、高度热情、高度周到’的标准,我们还要在服务细节上‘寸土必争’。”郑大军一边说,一边擦了一下额头渗出的汗珠。

  郑大军表示,为节俭办全运,媒体村在经费运筹上狠下工夫,合并仪式、取消冗余设施等,但在服务上不打折,还要向最佳冲刺。“媒体村甚至连LED屏幕都是租用的,但在服务细节上更加用心。比如,我们设计定点洒水车调节空气湿度,设计酒吧街、篮球比赛等丰富记者的生活等。媒体村是媒体人的大本营,我们争取将媒体村打造成24小时高效服务的‘不夜村’,将辽宁风貌展现给全国的媒体人”。

  第十二届全运会将于8月31日到9月12日在辽宁省举行,从开幕前6天到全运会闭幕,全运会媒体村将是各路媒体记者的主要生活区。(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