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坦言输给对手很意外 刘国梁:中国队员压力过重

2013年05月18日10: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图/文 特派记者 杨敏

  >>>>签表对阵 赛程赛果 电视直播 历届冠军 高清图集

  本报巴黎5月17日电

  中国乒乓球[微博]队一共有两名队员在巴黎世乒赛上的目标是“大满贯”,一位是女队的李晓霞,另外一位就是广东队的老大哥、今年33岁的马琳[微博]。已夺得奥运会与世界杯冠军的马琳,还差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就能成为继刘国梁、孔令辉[微博]之后国乒的“大满贯”第三人,可第九次参加世乒赛单项赛的他始终未能如愿。昨晚,在男单次轮以1比4不敌日本队的松平健太,止步64强是他参赛以来的最差战绩。不过,马琳的比赛任务还没有结束,他与郝帅在今天进行的比赛中顺利挺进男双4强。

  曾夺18次世界冠军

  这是马琳第九次参加世乒赛男单比赛,他曾3次闯进决赛,两次止步四强,还有两次挺进八强以及一次止步32强。在本届世乒赛之前,他已夺得了18个世界冠军,是国际乒坛夺得世界冠军数量最多的男选手。马琳在今年举行的三次“直通巴黎”队内选拔赛均未能获得参赛资格,他是凭借教练组的机动名额搭上了世乒赛末班车。在张继科、马龙与许昕[微博]逐渐坐稳了中国男乒头三号位置后,马琳也十分清楚,自己即使跻身世乒赛男单比赛,“大满贯”之路也将十分崎岖。因此,他在出征前就唏嘘地叹道:“无论世乒赛结果如何,对我来说都是悲情的。”他也透露,这肯定是自己运动生涯中的最后一届世乒赛了,不管是否如愿,他都将退出国家队,但仍会参加今年的全运会以及乒超联赛。

  松平健太是马琳在本届世乒赛上男单第2轮的对手,在四年前的横滨世乒赛上,这位日本队的后起之秀曾经给马琳制造了巨大的麻烦。马琳当时是苦战7局才以4比3涉险过关的。来到昨晚的贝西体育馆,幸运女神并没有眷顾马琳,松平健太从一开局就打得积极主动,马琳依然改不了慢热的毛病,对手以11比5、11比7和11比4连赢3局。被逼到悬崖边的马琳好不容易以14比12扳回第4局。可日本人再也没有让胜利从自己手中溜走,11比7,松平健太再胜一局,以4比1把马琳挡在了男单32强之外。

  马琳坦言输给对手很意外

  输球后,马琳的表现是出奇的冷静,九届世乒赛单项赛的经历已把他磨砺得宠辱不惊。“松平的名气不是很大,但他的球路让我打起来很困难。2009年在横滨那次我就打得很紧张,今年他发挥得很好,可能因为一直大比分领先,所以他的出手更加果断了。”

  但马琳没有预想到自己的表现与赛果,因为他连呼几个“没想到”。在他看来,自己最近的状态还是可以的,“可是,一上场就发现跟自己想象的不是太一样,一些机会球的失误多了一些,接发球也差一些。”他尤其不适应对手的下蹲式发球,“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没想到会输给松平。”

  虽然内心有种种的不甘,但是马琳的脸上一如既往的平静,“输赢都是正常的,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他并不认为这场球的结果会改变他的人生方向。

  主帅刘国梁:毕竟岁月不饶人

  马琳是7名中国队男单选手中最早出局的,总教练刘国梁认为爱徒已尽全力了,“毕竟岁月不饶人。四年前的横滨世乒赛,他仅以4比3险胜。”刘国梁指出,马琳在场上的跑动与巅峰时期出现明显的差距,“但他已经很拼了,输球也是正常的。”

  “作为老将,总会有这么一天。他也很努力,我说哪怕你能赢一局,最后一届世乒赛尽力就好。”刘国梁赞扬马琳从备战到参赛期间一直尽心尽力,同时,他也承认马琳的出局并不会对中国队男单冲击冠军造成太大的影响,“这次在夺金任务里面,我把他排在五位之后。只是他自己要求很高,能力和心态容易出现反差。”

  刘国梁感慨,中国队参赛队员的压力普遍过重,因为国内太多优秀的选手在竞争主力位置,反而外国运动员更能享受到乒乓球这项运动本身的乐趣,就像曾在10年前的巴黎世乒赛上夺得男单冠军的奥地利老将施拉格,他就是拖家带口地前来,不像比赛而更像度假。

  刘诗雯挺进女单8强

  轻松淘汰韩国“宅男女神”

  刘诗雯挺进女单8强

  本报巴黎5月17日电 (特派记者 杨敏) 第52届巴黎世乒赛单项赛今天继续进行,在女单8强当中,中国队占据了5个席位。被列为二号种子的广东一姐刘诗雯以4比0轻松淘汰了韩国队的“宅男女神”徐孝元。她坦言,自己第一次到巴黎比赛,最想去一趟埃菲尔铁塔,但现在必须以比赛为主。

  刘诗雯今天淘汰的是世界排名第21位的韩国美女选手徐孝元,她不费吹灰之力零封对手。在1/4决赛上,她的对手将是世界排名第101位的土耳其选手。进入半决赛后,她将对阵队友朱雨玲[微博]与新加坡头号女单冯天薇[微博]之间的胜者。刘诗雯在出征前“一时失手”把头发染得偏黄了,结果大家都说她远远看来很像外国选手,“本是想染偏棕色的,结果发型师没把颜色控制好。”

  广州裁判

  在巴黎

  ■ 特派记者 杨敏

  本报巴黎5月17日电

  在本届世乒赛的媒体工作室,记者巧遇了来自广州的国际蓝牌裁判裴伟民,这是他第3次执裁世乒赛,第一次是2005年在上海,第二次是2008年在广州。首次踏出国门,中西文化差异让裴伟民感触良多,且听听他经历的《当世乒赛遇上巴黎》。

  全球一共有200多名获得国际乒联颁发证书的蓝牌国际裁判,中国一共16人,而广州占了1/4。来到巴黎之后,裴伟民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他从清晨5时30分起床,8时30分到达比赛场馆,一直到深夜11时30分才回到酒店休息。一天下来,超过12小时要在场馆里度过。“与国内比赛不同,巴黎世乒赛并没有给裁判安排休息区,我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只能暂时摆放在检录区的地面,后来与当地的华人志愿者沟通后,组委会才给送来凳子。”裴伟民觉得,也许巴黎已有10年没有举办世乒赛了,所以在一些细节上做得不够好。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大会给裁判安排的酒店比较偏僻,离赛场大概30分钟车程。而组委会每半个小时接送裁判到赛场的班车经常迟到,有时竟然‘飞站’。我们试过等8时的班车,8时30分才来,而且车上是不允许人站立的,要是班车坐不下,其余的人只能等下一班。”

  在伙食上,组委会倒是花了心思。裴伟民介绍,比赛场馆里的运动员餐厅同时给裁判提供一日两餐,虽然主要以法餐为主,但是组委会贴心地准备了一些中式的米饭、面条与饺子。“蒸饺端上来,我们都笑了,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一看就不是我们在国内吃到的正宗的饺子,不过味道还是可以的。”他认为,这也体现了组委会对国乒的重视。

  裴伟民发现,随着比赛的推进,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也得到了改善。“也许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吧,这边很多人只讲法语,不愿讲英语。”世乒赛结束了,但短短的10天让裴伟民自觉在巴黎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