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仍未非奥项目 全运会预赛选手“压力山大”

2013年05月16日11:51  中国体育报

  本报实习记者李金霞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除武术外基本与奥运会相同,是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对于武术这样的非奥项目,全运会对于武术运动员来讲有着重要意义。

  在太原的全运会武术套路预选赛男子赛区,记者见到了曾经参加过上届全运会的北京队队员王曦,在这次预选赛中他是男子个人全能选手。今年24岁的王曦个子不高,看起来也没其他运动员显得壮实,肤色白净,说话时面带笑容。

  预选赛中王曦发挥稳定,个人全能排在第二位,顺利拿到了进入全运会决赛的入场券。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人都有梦想,拿金牌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梦想。王曦坦言,武术套路验证了台下10年,上去只有1分20秒,每个人都想表现好,战到最后,但是运动员承受的伤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次比赛中江苏队的张凯因伤造成比赛失利,让王曦很是感慨。他说:“张凯实力很强的,曾经拿过5个冠军呢,我们运动员平时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赛场上这一刻,一次失利就让之前那么多年的训练白费了,让人看了心酸。”

  为了能够进入全运会,通过全运会的预选赛,王曦在预选赛的前几个月加大了训练力度,在赛前一个月的时候就没有星期天了,教练严平一直陪伴他,也没有休息。王曦表示,今年赛制改变了,要承担的风险比原来高很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重来的机会一次比一次少,参加全运会这样的机会显得非常难得。教练在我眼中就像父亲一样,他陪伴我的时间比陪伴自己的家人还要多,自己就会觉得一定要好好练,不能给教练丢人。家人知道我要准备参加全运会,会关心自己的身体,带着对我的期许,这些无形中的压力让自己很想要释放。”

  在压力非常的大的情况下,高节奏的比赛,让运动员的肌肉总是处在紧绷的状态,一天早中晚比三项,运动员在一场赛后又不敢很放松,这会导致比赛时肌肉拉伤或抽筋,影响现场发挥。王曦说:“这样的比赛要求我们运动员自我调节要很快,因为一些难度动作的细节是很微妙的,如果力度、速度、角度,稍微偏差一点,在落地的时候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打出来的分数错一个点,你就与冠军无缘了。

  通过这次比赛王曦发现自己在力量上还不够,在练起刀棍的时候有些吃力,在全运会前还要增强力量练习。他说:“全运会时我只要保证预选赛中的这种稳定状态,全运会时进入前三应该是没问题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