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伦敦奥运会,邹市明[微博]卫冕拳击冠军令人欢欣鼓舞,之后关于其归属问题却一度引起网上热议,究其原因,就是贵州拳击队的邹市明长年由上海和贵州联合培养,金牌有一半计入上海账下,这是上海不拘一格育人才结出的硕果,但同样也折射出上海本土拳击人才凋零的现实。
上海人不擅长拳击运动吗?事实上,时光倒流,曾经的上海滩恰恰是中国拳击运动的发源地,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上海这块英雄地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拳击手,解放前他们在擂台上打过洋人;解放后,他们通过义赛为国家抗美援朝捐飞机;而在全国比赛中他们更为上海摘金夺银……岁月荏苒,这些曾经的拳台骄子已经渐渐为人淡忘,如今他们有的已然过世,健在的也是耄耋之年,但那段泛黄的记忆永远是上海体育无法抹去的经典。
从给外国人当陪练开始
位于上海川沙的一片小区中住着一位82岁的老人,他叫余吉利,邻里们习惯叫他“一百零”,因为老人身体健康,大家都笑称老人可以活到一百零几岁,但关于老人曾经的辉煌,则少有人知。出生于1930年的余吉利,少年时代在老上海的霞飞路霞飞坊生活,也就是现在的淮海路淮海坊,按照老人的话说,“当时那里属于法租界,一般人住不进的,因为我父亲在一家比利时房产公司就职,所以一家子才能住到这块外国人聚居地。”余吉利的伯伯是一位天主教神父,因为膝下无子,认余吉利为干儿子,可以说,孩提时代的余吉利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洋文化的影响。
十几岁的余吉利生性顽皮,是远近闻名的“小捣蛋”,为此父亲没少打过他,但倔强的余吉利从来不哭,回忆起来,老人说:“当时衣服都被打破了,但我不能哭,要不楼下孩子听到了,回头会取笑我,‘余吉利,又被爸爸打了吧?’”所幸当时余吉利认识了住在附近冶金坊的黄晓阳,黄晓阳年长余吉利五六岁,是大同大学外语系的,在西侨青年会教打拳,余吉利多余的精力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地方。
“我是没有多余的钱去学拳的,他(黄晓阳)父亲是牙医,他自己外语又好,经常和那些外国人玩在一起,我就跟着他了。”时至今日,余吉利依然感谢黄晓阳,家中还保留着一张黄晓阳有些泛黄的照片,“他后来去了美国,早些年就死了。”说到这里,一向粗线条的余吉利感慨不已,眼眸中一片黯然。
说起来,余吉利没有什么真正的教练,主要是为外国人当陪练,但天赋异禀的他进步很快,当时青年会每隔两周会举行一次内部邀请赛,参赛的有西侨青年会、法国总会、俄罗斯总会、犹太总会的一些拳手,余吉利在比赛中表现优异,“当时都没有奖金的,但有奖品,比如一柄银质的调羹、一块皮带头。”这对于年少的余吉利已经非常满足,随着年龄增长,余吉利的脚步跨出了青年会,他开始在著名的大世界(位于今天西藏南路、延安东路)打拳。
“一场比赛下来,赚的奖金可以让我买几件衬衣了,不管他是哪个国家的,我都没输过。”老人回忆起那段往事颇有些美滋滋的,余吉利家里谈不上富裕,打拳成为了他很重要的经济来源,但余吉利也打过没有奖金的比赛,“1949年解放,接下来就抗美援朝,当时我们这批拳手都去参加表演赛,对手还是一些外国人,比赛的门票收入都用来捐飞机了,外国选手是有奖金的,我们怎么好拿钱,为国家嘛。”
因为想打拳入狱16年
1951年余吉利取得了上海市次中量级拳击冠军,因为打了一手好拳,很快军队就来要人,次年已经入伍的余吉利又代表解放军队获得了全国次中量级冠军,军衔也升到了连长,直到1956年复员,余吉利很顺利地去了曹杨二中担任体育老师,之后辗转至甘泉中学,那已是1961年的事了。“拳击成就了我,拳击也伤害了我。”这是老人现在时常念叨的一句话,因为1958年拳击比赛中出现拳手死亡事件,很快拳击运动在全国被禁,这让余吉利又按捺不住了,“(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才30多岁,还能打拳,当时我一个人要养一大家子,学校的工资肯定不够呀,而且香港那边也邀请我去打职业比赛,我就想去了,能赚些外快,让家里人的生活好过一点。”
抱着这样简单的念头,余吉利利用学校假期跑去广州,然而1962年,当广州人口大批向香港迁徙时就已经收紧了政策,当余吉利来到广州时,新政策已出,迁徙香港将被列为罪行。再想去,就只能从罗湖口岸偷渡,身在广州的余吉利只好伺机等候,也想拉人结伴一起去,不承想走漏了风声,余吉利还没行动就被抓回了上海。在上海关了4个月后,他又被送到白茅岭监狱劳教,这一呆就是16年。
“过去的我天不怕地不怕,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我的胆子小得不得了。”说到这里,老人一脸的心有余悸,那段艰难岁月,余吉利经历了离婚、丧母,这是他很难面对的事情,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却让他避无可避。出事后余吉利就劝妻子,“我要倒霉的,你再嫁个人家吧,跟着我没有好结果,反革命家属会受牵连,孩子你要带就带,不带就给我母亲。”余吉利的妻子后来带着女儿嫁到了美国,而余吉利至今还是孑然一身,两个女儿每年还会回上海一趟探望父亲,“大女儿一次,小女儿一次,一年两次,蛮好了。”余吉利说起来乐呵呵的。
为了打拳,余吉利身陷囹圄,但同样也是拳击让他重获自由,1979年趁着回上海为母亲奔丧的机会,从不求人的他请求组织让他在上海多呆一周,随后他寄信去青岛,想去教拳击,“当时只要有单位接收,我就可以结束劳教,但我不敢和人家说我在改造,否则肯定不会要我的。”最终青岛方面接收了余吉利,之后余吉利回到上海,继续在学校担任老师,唯一不同的是他没有编制,并非正式的老师,只能辗转各校代课,直到70岁,没有编制的余吉利不被允许继续代课,但又拿不到退休金,已经年迈的他不得已为退休金四处奔波……直到前几年,老人才得以平反,武装部开始给老人发放生活费。
拳套成家里最珍贵物件
“还得感谢一起劳教时的朋友,一个复旦大学的李教授当时经常被人欺负,具体名字我记不太清楚了,年纪大了,总是会忘事,有时候过两天就想起来了。”在自己两居室的房子里,余吉利努力在和笔者回忆,“监狱里总有老犯人欺负新人的事情,我看不得以强凌弱,就打抱不平,这位李教授后来写了一些回忆录,恰好被他在国外做媒体的学生看到,里面有关于我的故事,就发表了,然后凤凰卫视[微博]也采访我,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我才平反。”
余吉利觉得自己太冤枉,“我不偷不抢,就被抓了去,(平反前)那段日子真的苦,没有生活来源,我完全靠女儿从美国寄钱回来。”余吉利现在在川沙居住的房子也是女儿的,他自言是为女儿看家,平日里老人不爱与人交际,最多是有朋友来家里搓搓麻将,“我自己不怎么会打,主要看朋友们玩玩,热闹点。”因为没有人打扫,老人的屋子里略显凌乱,但在墙角赫然放着一对哑铃,居然被擦得一尘不染,笔者掂了掂,颇有分量,“现在这个年龄,拳是不打了,但每天我还用哑铃锻炼,有20斤吧。”
余吉利不抽烟不喝酒,几十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之年轻时长期锻炼,身板依然结实,由于没有老伴,之前老人养了一条京巴狗做伴,养了7年,前些年也病死了,如今家里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当年用过的一些拳击护具,“不打拳了,这些东西也早就没用了,朋友说破破烂烂的,扔了吧,我舍不得……”说着老人翻出这些承载着自己珍贵记忆的物件:一双拳套,时间久远,红色的皮革上已经泛白;一个装沙的帆布袋,因为长期不用,叠成了一小块;几个老旧的牙套也已经变形……
采访结束前,老人要求记者为他拍张照片——一张穿着西装的正装照,“年纪大了,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拍,拍一张,留个纪念吧。”镜头前,余吉利站在屋中间,眼神深邃,显然,与笔者的交谈勾起了他太多的回忆,有辉煌、有痛苦,重新咀嚼,老人的思绪不禁坠入记忆的长河。
早报记者 陈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