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雪赵宏博9月迎来爱情结晶 朋友打趣孩子名字

2013年04月18日09:42  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在脱下冰刀、正式告别选手身份的10个月后,申雪于昨天亲口承认,自己已经有了20周零1天的身孕!不是小道消息的猜想,而是经当事人亲口承认的“官方说法”,这回众所期待的冰上宝宝可真的要来了。

  昨天,以“冰上雅姿”的艺术总监身份,申雪、赵宏博双双现身一场新闻发布会。而从身着一袭绿色连身裙的申雪走进会场的那一刻起,众人的眼光就或多或少地被吸引到了她的肚子上。较之以往,申雪的腹部似有微微隆起——难道这是怀孕了?等到发布会提问环节,记者们自然要借着“嘘寒问暖”的机会来关心一下。

  “申雪的身体情况怎么样?”面对这个提问,赵宏博接过了话茬,自告奋勇地要替妻子代答,试图以“小雪身体非常好”来一笔带过。直到有记者单刀直入,“几个月了?”已然身为准爸爸的赵宏博才终于透了口风,“确实有宝宝了,冰迷也总在问,嗯,差不多20周吧。”此言一出,套用一句网络用语,那就是“喜大普奔”啊!

  在准爸爸赵宏博亲口说出好消息后,准妈妈申雪也决定不再沉默,开腔的第一句就是对丈夫兼多年双人滑搭档的调侃。“听你说的,一看就是当爸的,都不太确定有多大了,应该20周?”语调一转,申雪当即给出了一个更为精确的天数,“我现在是(怀孕)20周零1天。”

  去年6月,从台北到北京,再到深圳,然后是上海的最后一秀,在“冰上雅姿”的巡演中,申雪、赵宏博一连谢幕了四场。当时他们说,“虽然越到最后越舍不得”,但的确到了“要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也的确到了“要有一个新开始”的时候。申雪、赵宏博脱下了冰刀,告别选手身份,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广大冰迷对他们的“造人计划”升起了无比期待,各种“已经怀上了吧”的猜想也几乎是隔三差五就要冒个尖。而现在,这也算是迎向了又一个和乐美美、如愿以偿的新高潮吧。

  预产期9月4日与婚礼同月同日

  有些时候,也许你真会怀疑,难道老天真会对有些人格外照拂吗?当申雪把自己的预产期也一并透露给发布会现场的媒体后,众人不禁又一次感慨,大千世界还真有如斯巧合?

  “我现在20周零1天,预产期是9月4日。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这个日子,就是第一次冰上雅姿,我们举行婚礼的那天。”申雪说,当医生告知这个预产期日子后,自己也吃了一惊,“感觉就像是算好日子生的一样。”

  2010年冰上婚礼时,在恩师姚滨弹奏的《婚礼进行曲》的伴奏下,赵宏博出现在冰面上,单膝跪地,一群小花童手牵手列队迎来了那个夜晚最美丽的新娘。而身着露背白纱的申雪则拖着长达20米的豪华裙摆,迎来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刻。

  那一天,正是9月4日,是申雪与赵宏博举行冰上婚礼的日子,也是他们告别职业选手身份的日子。在之后的两年中,在他们演绎双人滑的冰面上再没有裁判打分的计较,只是一种因为钟情于一项运动而延续下来的表演热情。

  结缘于冰上,牵手于冰上,那么,作为即将降生到这个冬奥会冠军家庭中的孩子,他或者她会被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对此,申雪和赵宏博没有回应,不过与他们亲近的朋友却是给出了个建议。在昨天新闻发布会现场,盛力世家老总李胜就打趣起了这对夫妇,“孩子的名字应该取好了,男孩叫‘赵冰上’,女孩叫‘赵雅姿’。”此言一出,自然引来众人呵呵一笑。

  其实,在余下近5个月的怀孕周期里,申雪和赵宏博还有相当充裕的时间可以花在给孩子取名的这桩大事儿上。而对广大冰迷来说,各种猜想的版本也有了更新——等孩子长大了,他或者她会否继承父母之业,在未来的冰场上一展光彩呢?

  准妈妈大谈角色转变:最开始一整天都呆在家

  在不久的未来,赵宏博所要照顾的不仅是他的“小雪”,还得包括他俩即将到来的孩子。谈及此,赵宏博坦言自己正经历着一种人生状态和心理上的变化。

  “其实我觉得我们俩一开始的心理还是有变化的,像我最开始一整天都是在家里待着,角色的变化还是需要几天,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但是现在还比较好。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跟我说要去享受怀孕的过程,等到孩子生下来会很累的。当时我就在想我不是在享受是在遭罪……现在好一些了。”申雪说道。

  一方面,赵宏博把自己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定位在了“照顾好小雪”,而另一方面,他还与妻子一道心心念念着为花样滑冰国家队输送更多好苗子的衷心期许。待家务事料理妥当后,赵宏博就将背负起国家队教练的重任。“之前去黑龙江挑选了一些选手,心里也有一些名单了。我们会从男女单来挑选双人滑后备力量,男单要具备力量身高等双人滑基本的要求,女孩子目前年龄都偏小一些,具备几种三周跳的人不多,还有滑行、步伐、旋转、表演力……这些还有所欠缺。”

  去年6月接受采访时,申雪、赵宏博表示将会投入到国家队青年力量的培养上,不过在现阶段,赵宏博说自己执教的具体方向和时间表都还有待明确。“国家队还是青年队?什么时候来接任国家花滑队?这些都将由花样部来做决定。虽然是拿过奥运会和几届世锦赛冠军,但还是没有做过教练,可能还要从我们教练身上去延续优良传统和训练计划。这些把我们培养成世界冠军的计划应该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计划了。”(本报记者章丽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