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女排[微博]功勋队员陈招娣昨病逝 享年58岁
昨天下午2时许,前中国女排辉煌时期的功勋球员,现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排球协会顾问陈招娣,因病医治无效在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58岁。这一噩耗传出震惊了中国排球界和无数球迷。记者最后一次见到陈招娣,还是在2012年11月,那次她以技术代表的身份督战女排联赛第三轮的比赛。而那一次也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出现在排球赛场上,但当时她并未向人透露她是带病工作。
1996年中国排球联赛创办,陈招娣便以技术代表的身份出现,这一干就是16年。因工作关系,在采访的现场记者多次与陈招娣接触,她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随和亲切,总是面带微笑,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2008年6月中旬,陈招娣与解说前辈宋世雄一同出现在宁波北仑中国女排主场,为奥运会解说热身。在训练之余,记者与陈招娣有过面对面的交流,当时她已是少将军衔,成了中国体育界中唯一的女将军。而当记者开玩笑说是否应该称呼陈少将时,她笑着摆摆手说:“联赛的时候我就是裁判,这次解说是客串,其实我更愿意你们叫我陈招娣。”而她的平易近人也给上海电视台的女体育解说员马晓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晓微昨天给记者留言:“北京奥运会时她做女排解说嘉宾,我询问在讲解时怎么称呼她,她说‘你就叫我招娣姐吧’,特别随和开朗的一个人。”
在1988年被查出直肠癌后,陈招娣通过手术成功控制了病情。但2008年,陈招娣的病情再次发作,这一次癌细胞转移了。但在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好转后,她又回到了排球场上。2012年11月17日,记者在上海采访女排联赛第三轮上海主场对阵辽宁的比赛,在进入比赛场地的通道里,记者碰到了陈招娣。在寒暄之后,我们还就当时的一些排坛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聊天中,记者看到陈招娣面色不好,就问了句:“您的脸色看上去怎么不太好啊?”她微微一笑:“最近有点儿累。”便继续聊排球界的事。没想到这竟成了她在排球赛场上的最后一次亮相。
今年初,陈招娣开始住院接受化疗。当排管中心的领导前去探望时,她拉着探视者的手说:“太疼了……”此话出自性格刚强的陈招娣之口,其痛苦绝非常人所能承受。在过去的45天里,陈招娣顽强地与病魔抗争着。两周前,曾传出陈招娣病情恶化的消息,但随后几天病情又开始稳定。到了上周末,她的病情再次恶化,而这一次陈招娣没能扛过来。
带着对女儿的眷恋,也带着对中国女排深深的爱,陈招娣精彩的排球人生就此谢幕,令人扼腕叹息。招娣,一路走好!
文/本报记者 李晖
视点
拼搏精神 历久弥新
32年前,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后,人们记住了“拼命三郎”陈招娣的名字。32年后,当年那个“轻伤不下火线,死也要死在赛场上”、被誉为“拼命三郎”的陈招娣,却先走了一步。而就在离世前的四个月,她还坚守在排球赛场上。她为自己热爱的中国排球事业,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拼搏精神”是中国女排的精髓,其影响力时至今日仍历久弥新。而陈招娣从当队员到其生命结束的过程,正是对这一精神最好的诠释。当年在训练场上,她带着腰伤刻苦训练,在赛场上伤病发作仍咬牙坚持,而赛后她不得不在队友的搀扶下才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
退役后,陈招娣三十出头便癌症病魔缠身,但她没有退缩,而是顽强地与癌症抗争着,而这一抗争就是二十五年。在这期间,陈招娣不仅坚持工作,而且从未远离自己热爱的排球事业。在抗争了二十多年后,陈招娣终于累了,倒下了。但就在她倒下的前四个半月,她还出现在全国排球联赛的赛场上。在离开前一个月,她还与前来探望的郎平[微博]探讨交流中国女排的发展。她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当中。
陈招娣五十八年的人生是磨难不断纠缠的一生,但更是精彩的一生、拼搏的一生。这精彩来自于她对事业的热爱与执著,更来自于她不畏磨难而顽强拼搏的抗争。可以说,陈招娣用自己的一生为中国女排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文/本报记者 李晖
陈招娣在女儿的陪伴下泪别尘世郭晨[微博]:那个地方没有疼痛
昨天下午,陈招娣的女儿郭晨自始至终陪伴在她的身边,不断地为妈妈加油。而从昨天8点58分开始,郭晨在自己的微博上发送了第一条信息,14点59分发出最后一条。在这六小时的时间里,她总共发布了9条微博,而每一条微博都充满了对妈妈的眷恋和爱意。
第一条8点58分:45天啦,状态越来越差,我的心越来越痛,不想失去,不想面对,妈妈坚持住,加油,我爱你。
第二条10点23分:看到我和你说话你在流泪,我心疼,我知道你很痛,我也知道这都是随时的事,我希望奇迹在你身上发生,我是那么的不想接受,妈妈,加油,你知道我舍不得你的,坚持,我陪你,我给你力量。
第三条10点51分:我根本就无法合眼休息,根本就无法接受医生对我的宣判,你是那么的坚强,那么的不服输,我知道你不会输,你的意志一定会战胜病魔,妈妈加油,哪怕这是最后一次,我也相信奇迹会发生在你身上。
第四条12点48分:本不想让大家知道,但还是要谢谢关心妈妈的所有人,现在的她我心疼、心痛,看她现在这样我根本没有办法,妈妈加油,坚持啊,我爱你,真的,也求你不要再吓我了,我真的好怕的。
第五条13点17分:听到你呼吸声音,我有多痛,我不想接受,真的,为什么要我接受,你快点起来,不要再吓我啦。
第六条13点43分:妈妈加油,你怎么啦,不要啊,心跳,呼吸,怎么都下来了。
第七条13点50分:不要吓我,妈妈不要吓我,那么突然,妈。
第八条13点55分:看你被抢救我只有看着,等着,加油妈妈,加油。
最后一条14点59分:妈妈走好,那个地方没有疼痛,没有疾病,只有开心,还有两天我就26岁了,你又一次骗我,我不恨你,我依然爱你,妈妈我爱你。
而在上周六晚上,陈招娣曾亲口答应女儿郭晨自己会加油的。但在与病魔最后一次抗争了45天后,陈招娣还是离开了深爱她的女儿。郭晨是陈招娣的独生女,目前在八一体工大队工作,受母亲影响郭晨也喜欢上了排球,目前她是国家级裁判,参与过多届全国联赛的裁判工作。而明天就是郭晨26岁的生日。
文/本报记者 李晖
郎平痛悼:来世还做队友
作为中国女排当年创造辉煌的战友,郎平与陈招娣感情至深。昨天在得到陈招娣辞世噩耗的第一时间,郎平通过自己的微博对昔日队友进行哀悼,并表示:来世还做队友。
陈招娣长郎平5岁,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时,陈招娣已是队中老将,而21岁的郎平还是个新秀。随后两人并肩作战,取得了三连冠的殊荣,两人也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姐妹之情。而在陈招娣住院期间,郎平也专程探访。昨天下午得知陈招娣辞世之后,郎平于15点27分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刚刚接到电话,我亲爱的老队友招娣走了……心里非常难过,一个月前的见面成了永别。招娣一路走好!”
随后,郎平又发出了第二条微博:“亲爱的招娣,上月去探望你时我们还在讨论排球,我执教的每场球你都很关心并提出建议。你对亲情友情都那么执著。还记得1981年我们夺取第一个世界冠军那次,咱俩是室友,决赛前你腰伤复发但咬牙坚持拼完五局,是我们扶着你走上领奖台的,你顽强的拼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非常想你!我们来世还做队友!”文/本报记者 李晖
胡进:她从不给别人添麻烦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前中国女排领队胡进的电话。在电话中,胡进不断地重复着:“没想到,太快了。”同时他也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招娣的身体一直不好,但她怕给别人添麻烦,所以从不跟别人说,自己一人扛了这么多年。”
胡进说:“上周六我还去医院探望了她,没想到现在她就走了。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太快了。我和招娣共事了四年,对于她的离去我很悲痛。”
1988年,时任国青队主教练的陈招娣查出患了直肠癌,并在随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国青队主教练的工作由胡进担当。术后康复的第二年,陈招娣复出担任了国家女排领队一职,而这时的主教练正是胡进。
胡进说:“陈招娣是中国女排的功臣,当年中国女排夺取亚洲冠军直到1981年世界杯冠军和1982年世锦赛冠军,她都是核心球员。她很有个性,打球勇猛,作风硬朗,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我们一起合作的四年里,她非常敬业,我们配合得很好。直到这些年,招娣始终关心着女排的进步和发展,为年轻女排球员们树立了榜样。”
谈到招娣的病情,胡进不由感慨道:她的身体一直不好,但一直自己扛着。他说:“1988年查出直肠癌后,虽然当时手术很成功,病情很平稳,但毕竟做了这么大的手术,身体损伤的比较厉害。所以这些年她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可她从不跟别人说,也不跟领导提,她怕影响到别人,不愿给别人添麻烦。2008年病情再发,这次转移了。但直到住院前,她也不愿跟别人说更多。”
文/本报记者 李晖
排管中心:排球界一大损失
昨天下午,陈招娣逝世后,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在悼文中称:她的英年早逝是全国排球界的一大损失,我们为失去招娣这样的好同志而感到十分悲痛。
排管中心的公告在介绍了陈招娣的生平简历后指出:“陈招娣同志热爱祖国,热爱排球事业,热爱中国女排这个光荣的集体。1993年以后,她长期担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和顾问,对中国的排球事业发展和中国女排的建设积极建言献策。陈招娣自从1996年中国排球联赛推出后,便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任中国排球联赛的技术代表,也是中国体育界中在军队唯一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她工作积极认真,切实履行技术代表的职责,直到住院前,她还带病坚守在比赛场上。陈招娣同志对中国女排有很深的感情。在生病期间,她仍然关心中国女排的比赛情况,以及中国女排今后的建设与发展。作为老一代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代表,为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精神的传承,为中国女排‘全面快速、灵活多变’的技战术特点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公告还透露:在陈招娣住院期间,中国排球协会主席、体育界的老领导、中国女排的老教练袁伟民对她极为关心,多次赴医院看望,询问病情,了解治疗方案,给陈招娣以关怀与鼓励。老女排的队友们也相继从各地赶来看望她。
文/本报记者 李晖
人物链接
陈招娣的精彩人生
陈招娣生于1955年,浙江杭州人,1973年入选八一女子排球队,1976年入选由袁伟民执教的中国女排,在队中担任二传和接应,是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她思想过硬,作风顽强,刻苦训练,技术全面,逐渐成为队伍中思想和技术骨干。在比赛中,她敢打敢拼,作风硬朗,有勇有谋,善于发挥,为中国女排1979年首获亚洲冠军,1981年首获世界杯冠军,1982年首获世锦赛冠军和亚运会冠军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是中国女排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团队中的核心队员。
1986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带队获得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冠军,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第三名。培养出赖亚文、崔咏梅、毛武扬、李云武等中国女排的优秀运动员。1988年查出直肠癌,随后接受手术治疗。康复后,于1989年至1992年,担任由胡进执教的中国女排领队。配合胡进主教练在中国女排训练、比赛和技战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她在担任中国女排领队期间,中国女排获得1989年世界杯第三名、亚洲锦标赛冠军,1990年世锦赛亚军、亚运会冠军,1991年世界杯亚军、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6年7月14日,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她也成为体育界唯一的女将军。其后,她仍抽时间出任联赛技术代表,并以解说嘉宾的身份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的转播。
2012年11月17日,陈招娣出任全国女排联赛第三轮上海主场对阵辽宁比赛的技术代表,这也成了她在排球场上的“绝唱”。
文/本报记者 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