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缘何扎根上海建飞扬冰场 办滑冰学校延续梦想

2013年01月31日10:04  解放日报

  今年1月,浦东云莲路上的三林体育中心已经初具规模。二楼的冰场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弯着腰,仔细地检查着冰面。她,就是这块冰场的“总管”——我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国际奥委会[微博]委员杨扬[微博]。这块冰场,就是她在上海的新“家”。

  上海:人生新起点

  这片偌大的冰场,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飞扬。杨扬说,在这里,她想延续她冰心飞扬的梦。

  上海,几乎一整年都见不到冰。总有人会问杨扬,为什么是上海?她说:“这是缘分”。

  从2006年退役开始,杨扬已经策划属于她的冰场项目,她在清华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论中国冰场的市场化运营和管理》;而那时候,上海三林镇的一块棒球场正好要改建,经过几次实地调研,杨扬来到浦东,向体育主管部门力荐冰场,并且顺利得到了最终的经营管理权。

  在杨扬看来,虽然是南方城市,但上海拥有发展冰雪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外,冰上和冬季项目都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发展得好,我国南方经济条件比较好,综合各方面条件甚至优于北方。”于是,她把家搬到了上海。

  儿子:带着全球飞

  这几天,正是冰场收工的最后阶段。每天上午,杨扬和11个月大的儿子都会准时出现在冰场上。背着个背带,儿子和妈妈心贴着心,小家伙偶尔探起头看看辛苦工作的妈妈,露出甜蜜的微笑。儿子饿了,杨扬就会找块地方坐下来,用一块专用的披肩一罩,给他喂奶。昨天,杨扬带着儿子又乘机前往韩国,一同出席冬季特奥会。从儿子出生到现在,母子俩几乎“形影不离”,才11个月大的小家伙,已经跟着妈妈走遍了世界各地。杨扬回忆说,去美国开会那次,她和儿子遇到了暴风雪,飞机三起三落,折腾了整整两天。漫长的等待中,杨扬和儿子就坐在机场里玩。“机长对我们说,你们是我看到的最有耐心的乘客,”杨扬笑着说,“应该说是儿子培养了我的耐心,因为他在,我必须控制我的情绪。”

  飞扬:梦想的延续

  杨扬的心里有一幅蓝图:她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很有可能在未来培养出新的“杨扬”。

  “飞扬”共有两层两块场地,硬件堪称国内最完善——下层对外开放,上层是一个标准的、拥有5000人座位的比赛场馆。在杨扬的构想中,一楼将留给热爱冰上运动的广大市民,滑冰、冰球、冰壶、花样滑冰。楼上场馆的各种配件都是“顶配”,可以承接国家队的专业训练以及承办国际滑联各种世界级的大赛。杨扬说,未来她还想用自己的号召力吸引一些顶尖水平的表演和比赛,能让上海市民亲身感受冰上运动的魅力。

  和冰上运动中心一同诞生的,还有“飞扬滑冰学校”——这将是杨扬自己的滑冰学校。杨扬身上,还肩负着帮助上海组建一支冰上运动队的责任。

  眼下,“飞扬”已“开门迎客”,试运行的第一批顾客,是国家短道速滑青年队和冰壶国家队。接下来,“飞扬”将正式向公众开放。“我希望能在全民健身日之前,迎接第一批市民。”杨扬说。

  喜欢上海的理由

  为什么是上海?这是旁人反复问杨扬的一个问题,也是杨扬反复问自己的问题。

  选择上海,有家庭的原因。杨扬的婆婆是上海人,所以她的丈夫张震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愿望,要去上海看一看。2010年的一天,张震突然对她说:“下一个三年,该轮到我(拿主意了)吧?”于是,夫妻两从北京来到上海,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去年3月,可爱的儿子在这里出生。“我非常喜欢上海,所有一切都非常适应。”杨扬已在上海买房,这里将是他们一家未来工作生活的重心。

  在上海,杨扬为冰上运动找到了最美好的发展未来:“短道速滑对速度的追求、花样滑冰对美丽的追求、冰壶运动对智慧的追求,包括冰上项目对观赏者文化和艺术素养的要求,我觉得,这些都与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非常契合。”那时候的浦东新区,正致力于吸引顶级人才落户、打造体育品牌,所以当杨扬第一次来到三林的时候,就得到了热烈响应。

  杨扬曾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她的三个愿望在上海得到了一一实现。

  “上海人特有的宽容和细腻,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杨扬欣喜地说。

  本报记者龚洁芸 本报实习生李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