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游泳队12年输送23队员 破解“飞鱼密码”成期待

2013年01月22日07:59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陈华

  浦东游泳队总教练许晓东的办公室略显局促,墙上一张菲尔普斯[微博]的海报倒是甚为醒目。照片上,这位泳坛巨星身穿红色运动衫,胸前挂着8枚北京奥运会金牌,脸上绽放灿烂笑容。

  许晓东告诉记者:“挖掘和培养‘上海的菲尔普斯’,找到并破解游泳的‘飞鱼密码’,不仅是我个人的期待,也是浦东游泳队12年来的探索。”

  名师指点

  菲尔普斯的教练鲍伯·鲍曼昨天抵达上海,为沪上游泳教练传授经验。他短短两天的逗留时间里,有半天是特别为浦东游泳队而留。这,还要从许晓东早在2007年就开始解读“飞鱼”说起。

  北京奥运会之前,一直紧密跟踪世界游泳先进理念的许晓东,已感觉菲尔普斯是一条“大鱼”,于是想到了邀请菲尔普斯的私人技术教练道克特齐来讲课。三天花费几万元,对一支基层游泳队来说,不是小钱。然而,“几堂课完全推翻了我们原来的训练理念,也带来了浦东游泳队的飞跃发展。”尝到甜头后,浦东游泳队坚持请专家来传道授业解惑,2011年世游赛期间,更开设了五名专家连上八天课的“加强班”。

  机制优势

  浦东游泳从默默无闻到蓄势崛起,许晓东认为,得益于职能部门的机制优势和体教结合的努力探索。

  许晓东和同事们虽是教练,但编制属于教育局,这种机制为体教结合提供了肥沃土壤。浦明师范附小、白玉兰小学、洋泾东校、进才北校、上南中学、进才中学,从小学到高中,浦东游泳建立了一条龙培养模式。这两年,拥有13个年龄组的游泳队,又把目光瞄准了选材面更广的幼儿园。

  “每年,我们都会邀请区内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校长进行一次座谈会,”许晓东说,“校长是否支持,是体教结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幼儿园的大门能对我们打开,这是对我们选才工作最大的支持,我们必须感恩。”

  默默耕耘,终有收获。从2000年到2012年,浦东游泳队已向上海市游泳队输送23名队员、为国家集训队输送6名队员,连续7年代表上海组队参加全国各级别比赛,全部荣获男女团体冠军。

  二次创业

  然而,许晓东和他的伙伴们并没有感到满足,他认为是时候展开二次创业、升级队伍发展的理念了,“除了代表浦东争金夺银,我们还要为上海、为中国培养更多人才。”他认为,作为昔日游泳重镇,上海需要培养自己的“菲尔普斯”,“我们现在注重的不是成绩,而是向上海队、国家队的输送率。”

  来自浦东游泳队的陈欣怡,如今已被中国游泳队教练金炜看中,和刘子歌一起训练。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体育处处长马春馥告诉记者,“陈欣怡的身体条件很好,脚有43码,是练游泳的好材料。我们期待她能在名师的指导下,站上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赛场。我们的目标是:浦东体育要培养和输送更多这样的精品人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