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小城的羽毛球天地 不被重视却怡然乐在其中

2012年11月19日22:43  《羽毛球》杂志

  文 小欧

  2012年9月,我到西班牙的古老小城圣地亚哥留学。这是一座坐落于西班牙西北端、在天主教中地位仅次于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城。在著名的Catetral大教堂前,我好奇地看着背着大旅行包、拄着手杖徒步来这里朝圣的人们,正如他们好奇地看着我这个黄皮肤、黑头发、背包里插着两支羽毛球拍的中国人一样。

  安顿好行李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羽毛球馆。西班牙以足球、网球闻名,羽毛球爱好者实在是少之又少。功夫不负苦心人,在这座山城徒步了50分钟之后,我终于在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体育馆的简介上找到了badminton的字样,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这座城市只有一个相对专业一点的羽毛球社团,主要由大学老师组成,打球时间超过6年,他们每周一、周三晚上7点半到9点半活动。第一次打球,我在晚上7点就早早到了,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因为我的正式学生证还没有发下来,不允许进入体育馆;再就是场地每一分钟都不空闲,我去的时候刚好是足球队的训练时间。我好说歹说,还送上了中国结,总算被允许试打一次。

  进入场馆,我不禁有些失望。这是个室内综合活动馆,足球场地线、篮球场地线、排球场地线和羽毛球场地线密密麻麻地画在了一起,我找了半天才看到羽毛球场地的边线。不过,地胶很舒服,场馆也够大,铺了6片场地,总体上说还是很满足的。

  因为是破例被“放”进场馆的,我赶紧讨好起门口的老奶奶来,主动要求帮她挂网。因为这些场地平时还要进行其他运动,所以网柱和球网都是要收起来的。这里的挂网方式有些特别,在最靠近两边的两片场地的最外侧安有两个挂钩,高度刚好是羽毛球网要求的1.55米;每一排要挂的3张网首尾接连在一起,只要把最外侧的两端挂在钩子上就可以了;挂完网再把网柱搬出来,摆在边线上,把球网架在上面即告完毕。对于不得不经常安网拆网的综合体育馆来说,这种办法实在值得借鉴。

  我的新球友大多是西班牙人,也有少量的葡萄牙人,他们代表着这座城市羽毛球的最高水平。两位30岁左右的年轻男教师球技的确了得,一看步法就知道学习过羽球技术,再加上人高马大,有些球即使步法不到位,也能伸着胳膊勉强接起来。他们的技术并不很细腻,所以不喜欢斗网前,就爱打拉吊,还喜欢打持久战,什么时候累得跪在地上起不来了才算打痛快了。值得一说的是,活动用球都是YY的塑料球,主要是因为比较经济,6个一筒只要15欧元左右,羽毛的球就贵的多了。

  俱乐部的活动内容大致跟国内差不多,都比较喜欢打双打,21分一局制,每个人打2场再轮换别人。年纪比较大的几个老头很有意思,经常因为没计算明白、谁多打了一场而吵起架来。年轻人在晚8点30分左右开始打单打,11分一局。每次打完球后,大家还会一起聊聊天,做做放松运动,气氛很轻松,真是把羽毛球当成一种享受。吵架归吵架,打闹归打闹,但大家都很珍惜这些为数不多的羽毛球伙伴,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来到圣地亚哥,这个羽毛球社团算得上是让我最有归属感的组织,我真心被他们感动。没有大型比赛,没有各种奖金的激励,也很少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没有像网球一样遍布大街小巷的场地,也没有像足球一样火爆热烈的俱乐部联赛,但羽毛球依然特立独行地存在着,我的这群球友6年如一日地支持着这项运动。

  来自这个星球上羽毛球最强国度的我,不知道在一年的时间里能不能为这里的羽毛球发展做出哪怕一点点的贡献,但是我仍然在图书馆、体育馆和食堂的门口贴上了招募羽毛球爱好者的小广告,希望有心人可以加入进来。而我,会延续自己在西班牙的羽毛球之旅。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