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全运会男足U18(男子乙组)组别预选赛的复赛中,北京代表队小组赛最后一轮中1比3不敌浙江队,排名小组第五,最终无缘全运会决赛阶段的赛事,加上此前止步于小组赛的U20北京队,导致北京足球队历史上第一次缺席全运会。消息传来,北京足坛圈内圈外无不扼腕叹息。
实际上这支U18北京男足队的命运早就注定,因为该队在小组赛中就一场未胜,只因天津队击败对手而幸运地晋级到复赛阶段。但复赛中北京队仍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实力不济的现状,成绩是2负2平1胜,虽然小组赛最后一战只要打平就能出线,但最终仍然没有成功。总体看,北京队首次无缘全运会暴露了北京足球后备人才断档问题,反映了北京青少年足球培养已落后全国其他城市。北京足球何以会沦落到今天的状况?
原因一:教育不认足球
通过这次北京足球断片全运会,再次证明如今北京踢球的孩子要大大少于其他省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小学校不支持、不鼓励孩子们踢球,真有兴趣的孩子们也缺少合适的场地踢球,而多数孩子因过重的学业压力没有时间踢球,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出现在足球场上的北京孩子越来越少的原因。
原因二:培养方式单一
北京足球断片全运会的直接原因,与北京体育局撤编北京男足后备梯队有关。过去设在芦城体校的北京男足年龄队伍,一直担负着专业体制下培养北京足球运动员的任务。但在十年前,北京体育局撤销了该编制,将北京男足全运会组队的任务全权交给了国安[微博]足球俱乐部。今年两支北京男足和过去两届全运会的组队任务,全由国安俱乐部的梯队人员作为主要班底,再结合北京三高俱乐部的部分球员凑成参赛队伍。近两年北京体育局也给了国安俱乐部每年上千万的资金,用于梯队建设,其中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力保在全运会为北京效力。可惜,国安俱乐部近几年在青少年人才的培养上并不得力,这不但让国安一队得不到新鲜血液,而且也影响到了北京在全运会足球项目上的竞争力。这次北京足球首次无缘全运会的现象表明,北京足球只靠国安俱乐部一家承担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模式形式单薄,培养人才的渠道太少,导致本来就有限的北京孩子人才大量外流。
原因三:政府投入不够
北京相关部门近些年给予北京青少年足球的投入太少,北京晚报百队杯的生存现状就是一例。这些年北京政府部门没有给百队杯投入一分钱,百队杯只是靠着合力万盛这样热爱北京足球的企业的赞助,才艰难地走到了今天。百杯队的尴尬处境,实际反映的是北京青少年足球举步维艰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北京足球首次无缘全运会决赛阶段赛事也是一个正常结果。在记者看来,现在是真正关心一下北京足球青少年发展的时候了,否则,我们类似的尴尬还会以更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方式不断出现。
本报记者 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