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足以令中国球迷炸开锅的数据诞生了。昨天,国际足联转会匹配系统发布了最新数据,中超[微博]联赛引援总花费为4900万美元,位列世界足坛第四,较上次排名提升1位。这样的高排位,非但与国足世界第98位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也与中超在世界足球联赛第70位的排名极不相称。一个疑问随之而来,中国足球[微博]联赛如此烧钱该还是不该?
排行/
烧钱排名升至第四
国际足联转会匹配系统,每半年发布一次全新数据,颇有世界足球联赛“烧钱榜”的意味。这一次,整体水平较低的中超联赛闯入四强,成为亚洲第一烧钱联赛。
这份最新的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足坛的转会金额达到25.3亿美元,其中英超俱乐部的贡献最大,他们所花掉的3.14亿美元,让其超越了烧钱不眨眼的俄罗斯俱乐部,毫无悬念加冕“烧钱榜”冠军。
当然,最令人关注的还是中国联赛的数据。去年,随着德罗巴[微博]、阿内尔卡等球星的加盟,中超俱乐部攀升至榜单的第四名,较上期排名上升一位,并且压倒了一向以烧钱著称的卡塔尔、沙特等西亚国家的俱乐部,冠绝亚洲足坛。
国际足联转会匹配系统上次公布的数据中,中国联赛转会支出为4090万美元,转会收入仅为10万美元,效益值排名109位。如此巨大而刺眼的反差,真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有意思的是,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每隔半年也会发布一次世界各大联赛的排名。今年初最新发布的排名显示,中超以289个积分位列第70位,而韩国K联赛则为第15位。
数据/薪水所占比重失调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将近20年,终于在去年出台了第一份《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这份全面剖析球员薪资、俱乐部收支状况等中超产业链环节翔实数据的报告,显示出两个刺眼的数据:球员薪水占俱乐部支出比重过高,而市场开发收入占俱乐部收入比重过低。
衡量居民生活水平,有个恩格尔系数,其实足球俱乐部也好比过日子,球员薪水就好比恩格尔系数中的“食物支出”。《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显示,中超前两个赛季,各俱乐部支付球员薪资占总收入的79%,而NBA[微博]、英超这些成熟的联赛该数据则为50%左右。
另一方面,尽管中超上座率已经超过日本J联赛,但市场开发收入几乎为零。巴西体育经济咨询机构今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上赛季世界场均观众人数排在前20位的足球联赛排名中,中超场均17675人排在第10位、亚洲第一位,比日本J联赛高出了大约1000人。不过,《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也表明,2011赛季日本J联赛的市场开发收入达1亿人民币,而中超几乎为零。
保持球员薪水畸形坚挺,而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这也是中超给人留下烧钱印象的原因所在。
人言/烧钱乃是初级阶段
中超烧钱,甚至连从中得益的外援都印象颇深。
杭州绿城[微博]的日本外援大黑将志就表示,中超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烧钱。不过他也透露,日本J联赛曾经也有过烧钱的阶段。
大黑将志说:“至少对于球员来说,钱多了,踢球的动力就大了,每个人都想用好的表现获得更好的待遇。以前日本联赛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花钱总能请来好的外援,去年中超买来了德罗巴等球星,恒大[微博]的球星也都很贵,这是现在日本联赛无法想象的。”
看到中超俱乐部如此花钱不眨眼,大黑将志预测:“有了这样的待遇,什么样的外援估计都愿意来中国踢球了,联赛水平肯定就能上去,10年后就会超过日本联赛。”不过他同时表示:“日本足球经过以前的烧钱,现在已经不会这样投入了。”
今年初,美联社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挥金如土的中超威胁日本J联赛在亚洲的统治地位》的文章,里面引用一位日本足协官员的话说,“中超的快速发展对日本联赛是一个威胁”。不过,文章还引用了香川真司启蒙教练拜尔的话:“时间将会告诉我们,中超这种砸钱的做法,能否给中国足球带来帮助。”
网友/多数认为“烧得值”
国内媒体对于中超俱乐部疯狂烧钱的模式大多持不认同的观点,然而,就在昨天中超跃居“烧钱榜”第四的消息传出后,大多数网友却对这一模式颇为看好。
在新闻评论和微博上,只有少数网友对中超俱乐部烧钱模式表示反感。网友“烟花易冷1973982”就评论说:“表面上是提高了竞技水平,可看看射手榜,中国运动员占了多少?花钱把人家送入洞房这种事干得还少吗?”而绝大多数网友都支持中超俱乐部的烧钱模式,他们认为烧钱可以帮助中国足球迅速发展。
对于大批外援加盟影响中国本土球员发展的观点,网友“罗宾执政官”就援引最典型例证予以了批驳。他说:“西甲[微博]射手榜两个外援C罗和梅西加起来的进球,差不多赶上所有西班牙球员的进球了。”还有网友说,国际米兰[微博]曾经的首发11人,没有一名是意大利球员。
更多的网友表示,中超的烧钱模式可以帮助中国足球进步。网友“陈钦0806”说:“烧了值,最起码球市比以前好多了。”而网友“鹰姿敖翔”更是直言:“职业联赛的本质并不是为国家队培养人才,它只为这个联赛本身的发展为前提。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联赛能发展到欧洲五大联赛的高度,哪怕每队就两三个中国球员,国家队的水平也要比现在强吧?” (本报记者王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