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鑫老总:一直认为申花是老大 现在申鑫存心理问题

2013年03月21日10:55  足球

  记者刘翔宇上海报道 在上海镇宁路与万航渡路的交界处,几栋高楼与老式建筑的包围下,一片三层的别墅群隐藏其中,低调却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衡源集团的总部就设于此,其中也包括了申鑫俱乐部。和衡源的选址风格一样,申鑫在中国足球[微博]圈里,也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因大连实德[微博]退出幸运地获得新生后,申鑫想在新赛季有所作为,并定下赛季前八的目标,但在前两轮比赛中却两场皆负。在记者与俱乐部总经理秦蘋的交谈中,他谈及了对过去两场比赛的看法,以及申鑫在新赛季的定位。说到与申花[微博]的上海德比时,又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上海滩三支球队竞争的现状以及于涛[微博]的问题。在足球圈摸爬滚打多年,秦蘋也谈到了中小俱乐部在中超[微博]艰难生存的现状。

  现在的申鑫存在心理问题

  《足球》:新赛季前两轮申鑫两战皆负,没有得到积分,你对这两场比赛如何评价?

  秦蘋:第一场的对手是恒大[微博],鉴于双方实力和投入上的差距,我们输几个都正常。我们考量的主要标准是,这场比赛有没有把我们的技战术打出来。第二场对申花,应该说教练组对这场比赛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只不过丢球早了一些,球员心理产生了一些变化。在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这方面还很欠缺。另外,几个新到队的球员磨合还有一些问题。输不怕,但要输个明白,下一场要能够改善这些问题。输赢不是我们最看重的,我们最关注的还是球队能不能进步。

  那你觉得现在球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球员在遇到一些状况时,心理的调整能力还需要提高。比如徐文的红牌,就是心理上出问题了。在比分落后又觉得裁判判罚有问题的时候,急躁情绪就出现了。这其实是最要命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强调要改善的问题。我们今年之所以没有续约萨利,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问题,而是觉得他情绪上的问题会对球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他比较暴躁,在比赛场上是不确定因素,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在我们板凳深度不够的情况下,会造成重创。今年我们特地强调了队员在场上的情绪控制。包括今年我们引进了一些老队员,像于涛,就是希望能够更加稳定。

  技战术方面有没有什么欠缺?

  我觉得主要就是心理上的问题。当然球员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是要通过很艰难的过程,有时候只有吃了亏,才能够记住并避免再去发生。这并不是说教练天天讲就能行的。

  现在看来申鑫在今年的联赛当中比较慢热,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今年由于(申鑫参加)中甲、中超迟迟未定,我们的冬歇期准备、引援等各方面也受了很大影响。比如凯撒是最后时刻才敲定,体能、融合各方面都有问题。但我们还是觉得,只要问题能够解决,接下来肯定会越打越好。

  俱乐部今年提出了进前八,连败后会不会给球队一个重新的定位?

  前八目标不会变,这个是经过2012年的综合评估得出来的结论。包括我们今年的目标考核、绩效考评都是根据这个来的,不能说因为输两场球就改变。

  每年都要进步,混没意思

  《足球》:近两年中超进入金元足球时代,以往投入并不大的申鑫,会不会有所改变?

  秦蘋:我们还是会按照自己的路子去走,更不会去搞“军备竞赛”。其实现在在中国球员市场上,即使你有钱,恐怕也很难买到好球员,该能买走的也被买走了。能够改变的可能就是外援方面,投入会加大一点。但我们俱乐部一定要坚持合理的投入,我们不会去争、去比,会在每一年都要看到进步的前提下,做合理的预算。不会像恒大一样,一下子拿出多少钱把所有好的都买过来。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些。

  申鑫今年在引援上有大手笔,据说巴乙金靴凯撒光转会费就达到了320万欧元,这个数字准确么?

  是的,这是我们球队历史上最大的引援手笔。

  这是否是在释放出一种信号,在回到上海的第二年,申鑫要有大动作?

  从大的方面讲,我们上海有几支球队,不能说大家都在保级,总要有所作为,让上海足球有所发展,我们也觉得应该为上海足球多承担些责任,所以会加大一些投入。另外,从小的方面讲,我们这个球队既然要搞,那每年都要有进步,混没有意思,我们即使降级,也不能混。

  我们要求的打法也不能说是你为了保级就要采取保守的打法。去年大家肯定也觉得申鑫的球打得挺漂亮但成绩不好,这也是我们的抉择,因为你打法保守的话,当然在成绩上可能会好一些,但这支球队就没有进步了。我们宁愿成绩不行,甚至掉级,但也要有先进的打法,要有进步,这是我们的主要思想和战略。

  还有,很多球队都在靠涨薪和赢球奖金来激发球员斗志,申鑫会采用这种做法么?

  我们每年会对每个球员根据市场来评估,主动提出加薪,我们不能和恒大比,但可以和中等俱乐部做比较,我们会去评估球员的价值,认可其价值。奖励方面,我们不会先画一个大饼,今年定前八就是一个考核的线,超过这个线,就会有奖励。

  我们一直认为申花是老大

  《足球》:你刚刚提到上海三支球队,不能全保级,要有所作为,在这三支球队当中,申鑫想扮演什么角色,是不是想走在前面?

  秦蘋:不是说和谁去比,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你作为上海的球队,不能说都在保级,首先要从我做起,要做的更好。不是说要把谁打败,要做老大。我们没有这种想法。

  或者换句话说,申鑫想去代表真正的上海足球?

  上海足球不是说哪一支球队马上就能去代表的,我们的想法就是愿意为上海足球多承担一些东西。包括我们吸纳了一些上海球员,其实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很多优秀的上海球员不想到外乡踢球,他愿意留在上海,你总要给他一个平台。

  吸纳上海球员会是申鑫今后长期的计划么?

  对,只要上海球员愿意来,我们都是欢迎的。上海有很多表现不错的球员,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给球队带来帮助。另外,我们还搞了一个足球学校,在培养上海的孩子踢球。

  从上一场申鑫与申花的上海德比来看,目前申鑫很难去撼动申花的地位,申花在上海拥有雄厚的球迷基础,那场比赛原本是申鑫的主场,却似乎变成了申花的主场?

  首先我们从来都没想着去撼动谁,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走。申鑫从金山搬过来之后,我们的球迷组织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展到两千人。但由于他们组织的比较仓促,刚刚建立起来,不像申花有那么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铁杆团体,这个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以前在南昌的时候也有相当大的一批铁杆球迷,但那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才发展起来。金山那边原来两家球迷团体现在也跟过来了,他们也是经过洗礼了,相对成熟,但市区里面有三家球迷团体建立时间并不长,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当然,球迷的多少和球队的成绩、观赏性都有关系,慢慢会形成向心力。通过上一场比赛,我想在上海喜欢申鑫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提到申花,不得不提于涛,申鑫和申花在于涛的问题上,似乎有些不可开交,现在申鑫的态度是?

  我们这边的态度很简单,于涛是自由身加盟。有很多人说于涛是“叛徒”,有人说我们“挖墙脚”,这都不是事实。因为从于涛来讲,他和申花队有那么多年的感情,那为什么还要走,这是大家应该想的问题。作为我们,引进于涛,并不是在他还有合同在身的时候,我们和他谈,是他上一份合同已经到期的情况下去谈的,并不是说明知他还有合同在身背地里去谈让他过来。现在其实这个事情挺简单的,是什么情况也很清楚,我们并不想去多讲,因为我们也想于涛去安心踢球。

  貌似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完?

  这个没有关系,因为中国足协的裁定已经将申花的所有诉求都驳回了,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了。(告到法院)那是他的权利,我们也支持他用法律手段,探讨契约的约束,我们将来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会有结论的,就像现在中国足协的结论已经告诉大家,我们引进于涛是合法的。如果你把这些结果都放在一边了,还说于涛是叛徒,那就没话讲了。

  申鑫与申花是否因为于涛这件事情而彻底决裂了?毕竟同城是死敌。

  同城比赛大家都想有好的表现,都想赢对手,这个是很正常的,我们和申花这场比赛前,两队球员之间都有良好的沟通,包括我们俱乐部和他们俱乐部的高层,大家也保持良好的往来,并不是说“死敌”。所以在于涛的事情上我们也保持低调,大家本来是同城兄弟,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情搞的非常不友好。包括与申花的比赛,我们也要求球员踢的要文明,不要去做不好的动作。

  当场比赛的结果是申鑫0比1输给了申花,比赛后申花投资人朱骏[微博]发了微博,大概意思是“申鑫还是小弟”,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从我们回来(上海),我们就一直认为申花是老大哥。无论我们在中超的时间,还是我们的投入,这都是不能和申花比较的,而且在上海这个足球市场上我们都是比较短暂的。我们不会和任何俱乐部去比。

  朱炯[微博]八年长约里的用人文化

  《足球》:申鑫在过去几年一直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感觉,无论在运营还是技战术方面?

  秦蘋:是,我觉得世界上都没有一个球队的教练会一签八年合同的,而且这一点(特立独行)我们会坚持下去。

  接下来就要谈到这一签八年的问题了,申鑫与朱炯签订了如此长的合同,这是不是申鑫的长约思路,不请外教,坚持用土帅?

  我们当初在打中甲的时候就意识到一个中国足球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每年联赛打完以后,教练团队都在打电话联系下家,找退路。教练员本身是高风险行业,几场打不好就下课,缺乏安全感,如果给他这种想法的话,足球是做不好的。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稳定的教练团队。如果不让他稳定的话,还会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包括腐败,球员为了上场去送礼给教练,教练可能会想,随时会走人,能捞点就捞点,会把整个球队的氛围和文化搞坏,包括朱炯当时来的时候,还有球员要给他送东西。只有你给他一份长期的合同,让他安定,实现他的想法,他才不会去短视到去看重那种金钱上的诱惑。

  当初为什么挑选朱炯,他毕竟没有执教过职业球队?

  我们有我们的用人文化,衡源集团历来的用人文化就是忠诚、敬业,加上能力、潜力,我们也是按照这个对朱炯进行评估的。我们认为他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很忠诚、敬业,当时虽然他没有做过主教练,但他有潜力,爱学习、钻研,人够聪明,综合评估之后决定聘用他。

  这也算是一次赌博?申鑫坚持用土帅的做法似乎与现在的中国足球背道而驰,

  我们请他的时候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我们有心理准备,他是需要培养的。经过这几年的执教,证明了我们的评估和想法是正确的,从他本人来讲,他也在这个平台上施展着抱负,他也在进步当中,每一年都在提高。引进洋帅是希望引进他们的理念和方法,其实这都是可以学的,执教能力也是可以锻炼出来的,我们更倾向于让老外来做顾问,外教和中国球员毕竟还有一些文化差异,沟通肯定会有一些障碍,你看我们球队就像一家人一样,很团结,不会有沟通的问题。

  搞足球要承担一些东西

  《足球》:申鑫在中国足球圈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一直在危险边缘,似乎前行得很艰难,为什么还要坚持?

  秦蘋:所有的行业中,足球是最难搞的。尤其在中国,很不容易的,各个俱乐部实力不一样,发展不均衡,我们的管理人员、我们的体制、裁判员的水平、球迷的素养,都需要慢慢成长。我们之前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判罚,在南昌时,朱炯被罚上看台,实际上是非常有问题的判罚,但我们打出的标语是“朱炯好样的,韦迪再加油”,我们一方面支持朱炯,另外也希望韦迪再加油,因为这些是你搞足球必须要承担的东西,这些裁判也需要一个培养和成长的过程,你在这里就要承担这些,包括错漏判带来的巨大损失,都是你要承担的,要么你就不搞。我们搞足球也是因为社会责任感,再加上董事长酷爱足球,磕磕绊绊一直坚持走到现在。

  你们感觉现在大环境有没有变好一些?

  目前表面上来看是这样,大家都在加大投入,球比以前好看了,但我们担忧的是这种局面能够维持多久,要有均衡的发展,俱乐部不要差距太大,经济实力上最起码有个托底的。比如中超公司每年的营运,分给每个俱乐部的钱最起码能够保持他的生存,然后各自俱乐部再去加大投入去做,但生存底线首先要保证。去年我们投资几千万,中超公司只分了三百多万。而且国企和民企本身就有差距,都是不均衡的,中超没有真正走向市场化。

  现在中下游的球队生存是不是依旧很艰难?

  大连去年下来的不稀奇,如果不把这个大的问题解决了,将来还会有下来的,很多都在硬挺。而且还有后续人才的培养。有再大的投入,没人踢球有什么用呢。

  拿申鑫为例,今年申鑫大概投入多少呢?

  在恒大进来之前,一年几千万就行,近几年一步步提高,今年差不多达到一个亿的水平。其中百分之八十由俱乐部投入,剩下的是中超公司的分红,市场运作的回报。中超公司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有很大的空间去做这个事情,俱乐部把广告资源给了中超公司,他有这个平台应该有大的运作去支持球队。靠俱乐部个人,各个去走市场的话,还是比较困难。他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运作发行彩票[微博]、上市、收购体育场,进行主场打造,草坪管理等等……很多都可以赚钱出来支持俱乐部发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