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2-01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邹甜 黎兵[微博]效力广东宏远[微博]的时候,是国内头球功夫最好的前锋之一。 去年,黎兵出现在“老甲A”明星赛的赛场上,44岁的他依然保持了不错的状态。
中国职业联赛的第一个“标王”、甲A元年的金球奖得主、当年享誉足坛的“兵马”组合一员,曾经的他成为一代广东球迷的共同回忆……“60后”黎兵在球员时代无疑是中国足球[微博]职业化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18年后,在三水柏宁山庄,黎兵以广州富力[微博]队领队的身份回归广东足球。谈及球员时代的光辉岁月,黎兵坦然自若,那些年,与中国足球的点滴回忆,谈笑风生却更似一本励志小说——“标王”与金球奖的荣誉,是其每日加练数百头球付出的汗水换来,在广州中山路、小北路骑自行车穿梭二沙岛的训练日志也成为职业路上煎熬并快乐着的轨迹。
对于中国足球沉浮、黑暗的历程,黎兵保持一颗乐观的平常心看待。足球是什么?黎兵说,如今足球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相信中国足球会有美好的前景,但他深知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因此他愿意像从前一样,为中国足球、为自己,认真踏实做好每件小事。
□专题策划 魏必凡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邹甜
球员黎兵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标王”
“其实我没觉得自己取得多大成就,因为那些都是我付出努力获得的东西,如果你知道在这过程中我付出了多少,就会觉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1994年,中国职业联赛的第一年,效力于辽宁队的黎兵获得了甲A元年的金球奖,次年以64万的身价加盟广东宏远,成为中国职业联赛历史上的第一个“标王”,“现在回过头看那些球员时代的荣誉,觉得那些都是理所应当、很自然的东西,因为我从贵州这个足球落后的地区走出来,在足球的道路上付出了很多,所以我收获的一切只是我个人努力证明了自己在中国这个足球环境里的价值而已”,黎兵说。
从贵州这一“贫瘠”的足球地区走出来,这个先决条件对于球员黎兵来说,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但谈起年少,黎兵说在那之前还有一道“更困难”的障碍,“如果小时候,我听从家人意见选择了高考,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我”。
1969年出生的黎兵小时候正赶上1976年的高考改革,家中四兄妹,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未能赶上高考的机会,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被家人寄予厚望,成为家中唯一的大学生,尤其是当年学习成绩出众的黎兵,一度考上了贵州最好的重点中学,“那时候家长都是在能不能上大学为标准、评价一个小孩优秀不优秀,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这孩子有出息,是家里的骄傲”。然而在黎兵心目中,足球从小便成为其生活中快乐的源泉,“我小学的时候就是区少年队的队员,足球给我带来很多快乐,但小时候并没有所谓进国家队或者打联赛的概念,就是纯粹的喜欢。”上了初中之后,贵州省成立了足球队,自小展现出足球天赋的黎兵成为省体工队教练眼中的好苗子,无奈黎兵父母希望儿子能考大学,教练只好隔三岔五地来黎家做思想工作,最终黎兵的父母让他自己作选择,“就是听从心里的声音,选择了足球”。
在解决了第一重“障碍”之后,1987年黎兵进入贵州省体工大队,后转到辽宁省足球队效力。1988年,入选中国青年队,此后从徐根宝执教的国奥到施拉普纳[微博]执教的国家队,再到职业联赛,成为中国职业联赛第一个金球奖得主、“标王”,球员时代的黎兵可谓一帆风顺。“其实我没觉得自己取得多大成就,因为那些都是我付出努力获得的东西,如果你知道在这过程中我付出了多少,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事了”。在职业化之前的计划体制时代,足球运动员遵从“三从一大”的口号,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然而出生贵州的黎兵却走过了比“三从一大”更艰辛的道路,“以前都说我头球好,其实我每天除了正常的训练之外,在家还给自己加练数百个头球,拿着球往自己家的墙上丢,然后自己练”,1988年,黎兵已经成为国奥队一员,但由于1988年贵州省队解散,国奥队放假的时候,他只能自己训练,保持状态,“要说梦想,应该是从进国奥队开始有的,当你摸到国字号之后就有向上奋斗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帮助中国国奥队打进奥运会,入选国家队,但像我这种来自贵州的,因为是足球落后地区,别人都不看重,这种情况下你想获得一定成就,靠的就是你比别人付出更多。”
痛并快乐着的流金“穗月”
“在广东宏远的时候,球队实行走训制,我在中山四路租了一个房子,没电梯的六楼,每天要骑自行车到二沙岛训练。那时偷自行车的人很多,下午练完把车骑回家还要走楼梯把车扛上六楼,到家之后累得连饭都吃不下了,这就是我在广州的一天,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1995年,中国职业联赛的第二年,黎兵与马明宇这对“兵马”组合加盟广东宏远,黎兵以64万的高身价成为了中国职业联赛的第一个“标王”,并在广东宏远效力了两个赛季。
对于广东球迷来说,“兵马”组合曾经是一段无法磨灭的美好回忆,在黎兵心中,那两年同样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日子。上世纪90年代的广州,中山四路、小北路、二沙岛成为黎兵回忆中的一个个符号,也是他曾经骑着自行车飞驰过的轨迹,“在广东宏远的时候,球队实行走训制,我在中山四路租了一个房子,没电梯的六楼,每天要骑自行车到二沙岛训练。骑到二沙一身汗,冲个凉就要训练,上午练完一身汗,洗澡吃饭在二沙岛午休,下午练完又一身汗,洗完澡回家,骑回家又是一身汗,那时偷自行车的人很多,把车骑回家还要走楼梯把车扛上六楼,到家之后累得连饭都吃不下了,这就是我在广州的一天,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忆苦思甜,谈论着当年的这段“痛苦”经历,黎兵眼中却绽放着光芒,似乎当年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在现在看来,都迸发着对足球的热爱与激情。
在广东宏远效力的两年里,黎兵无疑是快乐的,“那时候我们主场在东较场,场子不大,但每场比赛都有一两万名球迷来给我们加油,印象最深的是,有几场比赛,球迷甚至出现提前一天排队等候买票,这种现象是职业化以来的首例,广东的足球氛围是特别让人感动和怀念的”,黎兵说,在东较场比赛,能感受到球队和球迷融在一起的氛围,球迷对球队的喜爱使球迷与球员的心拉近了,在场上的球员也更拼命,为球队争取荣誉。
当年广州足球正值繁荣时代,广州太阳神和广东宏远双雄并存,但效力宏远的黎兵对德比不以为意,“1995年和1996年,宏远的成绩比太阳神强一些,跟他们比赛我们总赢,那时还没有太多人去炒作德比的概念,所以每场比赛给我的感觉都很相似,除了狂热就是狂热。”
两年之后,黎兵离开宏远,此后他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顺风顺水,直到2002年退役。作为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黎兵说,最遗憾的事是没有参加2002年日韩世界杯决赛圈赛事,“世界杯预选赛我参加过三届,没有去韩国是有点遗憾,但换个角度想,当你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百分百地投入与付出,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毕竟人生总是不可能完美的。”